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22-04-02 17:39:52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五年級語文 說課稿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部編版五年級下小學語文說課稿:《自相矛盾》,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自相矛盾》是一個文言文寓言故事,選自《韓非子》。本文通過寫楚人賣矛和盾,結果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告訴我們說話、做事前要思考,不能讓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吾、弗”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夫”,會寫“矛、盾”等4個字,理解古文中常用字詞的含義。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內容,能理解寓言中所講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內容,能理解寓言中所講的道理。
難點:
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寓言故事轉化成自己的語言來復述。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學習文言文,要多讀感悟。本課的教學要讓學生多朗讀,讀出節奏,結合課文注釋,了解課文內容。
2.發現點拔教學法
本課的難點在于怎樣準確把握課文的寓意,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思考故事蘊含了什么道理,教師要適時進行引導。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本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容涵蓋作者簡介,課文生字等內容,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本課學習的重點是理解課文的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學生在學習本課時,課前要做好預習,包括預習生字,結合課文注釋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要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在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同時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寓意。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安排了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
師:本課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下面請大家先自行朗讀課文。
板書:自相矛盾。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
3.課件出示生字,指導學生認讀,書寫。
生字:矛 盾 譽 吾
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書第一則寓言的題目。教師強調“矛盾”二字書寫并字面解題。
4.教師范讀課文。
5.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學生讀第一句。出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結合注釋,理解句子。
從前楚國有一個人賣矛和盾。提示學生學習文言文要善于運用書下注釋幫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么?理解過程中“堅、利、于”等詞語學生在注解里無法找到解釋,可引導學生翻閱字典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4.他為什么要這樣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么?叫賣時的語氣、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自主思考,集體交流,四人小組內可以演一演。
5.人群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于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應”:回答。“弗能應”:不能夠回答。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無言以對、啞口無言。
6.為什么“弗能應也”?這個楚國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結果出現了自己說話相互抵觸的情景。
7.翻譯全文:楚國有個人又賣矛,又賣盾。賣矛的時候說他的矛無比鋒利,什么東西都能刺透;賣盾的時候又說他的盾無比堅固,什么東西都穿不透。有人就問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樣呢?他無言以對。
8.那么,你怎樣理解“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呢?------比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
9.理解主旨。
世上沒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沒有無堅不摧的矛。這個楚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也就出現了自己說的話前后互相抵觸的尷尬局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互相抵觸。
四、課文小結
本文通過寫楚人賣矛和盾,結果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告訴我們說話、做事前要思考,不能讓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
點擊查看更多: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