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22-04-02 17:01:45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四年級語文 說課稿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部編版四年級下小學語文說課稿:《在天晴了的時候》,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教材
《在天晴了的時候》是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的一首現代詩,是略讀課文。作者戴望舒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雨過天晴的景色,給我們勾畫了一幅富有詩意的自然風光圖。詩歌語言清新明快,依次描寫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等景物,最后寫了雨后走小徑的獨特感受。全詩結構緊湊,感情抒發真摯自然,富有韻律美,是讓學生感受自然魅力的好課文。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炫、怯”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情感,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4.用詩的形式,寫寫自己看到過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情感,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是本文的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情感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學時以讀為主,綜合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資料等,調動學生的感官,幫助學生感受雨后小徑的美麗。
2.朗讀體會法。《新課標》指出,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多種形式朗讀,并相機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在讀書的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和理解,再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鼓勵、欣賞法。教師及時的點評、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探究課文,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4.美讀訓練法。以“看、讀、聽、說、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中,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提問、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互評,逐步實現教學目標。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雨后田間小徑的圖片,啟發談話,激發學生對雨后自然美景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難理解的詞語。
我隨后檢查學生的識字和朗讀情況,讓學生分節朗讀,互相評價、正音。
小組合作朗讀,思考:詩人在雨后初晴的小徑上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梳理信息。教師小結。點出描寫的景物。
(三)精讀,想象畫面
1.指名讀第1小節。思考:詩人描述的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引導思考: (涼爽溫柔)的小路 (生機勃勃)的小草 (綻放)的小白菊 (自由自在)的鳳蝶兒
2.學生讀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指導朗讀。
3.師:在天晴了的時候,除了可以看到這些景物,還能看到怎樣的景象呢?
學生齊讀第3小節,畫出景物交流。
4.教師引讀第2小節,學生合作讀、齊讀。
理解“在天晴了的時候”反復出現的作用。
抓住動詞“赤”“攜”“踏”“涉”,體會走進大自然的快樂和愜意。
5.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四)升華感悟
1.學生交流讀后感受。
2.學生仿照詩歌形式,寫寫自己看到過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五)課文小結
詩歌描寫了雨后天晴小徑上的美麗景色,表現了景物鮮活的生命力,展現了雨后天地間一派清新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輕松、愉悅的心情,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贊美。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借助視覺作用于學生大腦的重要教學手段,它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明晰化。本課的板書如下: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