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22-03-30 18:09:36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六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標題擴充法
。1)課件出示具體方法。
具體操作:把標題擴展成完整的句子,以課文題目為中心,順次提出幾個相關問題,把答案組織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2)試著用這種方法概括出《開國大典》《伯牙鼓琴》的主要內容,小組內交流,再匯報。
。3)討論:一般什么樣的文章比較適合這種方法?
明確: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選擇“標題擴充法”比較合適。比如《草船借箭》一文,可提出這樣幾個問題:誰向誰借箭?為什么借箭?最后周瑜的態度如何?
句子摘錄法
(1)學生交流一篇文章中哪些句子可能體現了主要內容。
。2)指名說一說。
。ㄎ闹械目偲鹁洹⒖偨Y句、過渡句、中心句,這些都可以稱作文章的關鍵句。)
。3)試著用這種方法概括出《夏天里的成長》《青山不老》的主要內容,組內交流,再匯報。
4.結合學生匯報的內容總結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要注意的事項。
(1)結合前面的討論,再請幾名同學說說他們概括的內容,提出來全班討論。
預設:選出三種有代表性的發言:太過啰唆的;太過簡略的;比較合適的。通過對比,學生能比較直觀地感受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時要做到簡潔、完整、重點突出。既不能過于啰唆,也不能太過簡略。
。2)教師小結。
小結: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這三種是比較常用的。同學們要注意,課文的特點不一樣,我們就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閱讀寫事、寫人、寫景、介紹說明類文章時,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就不可能一樣。(板書:方法多樣,靈活運用。)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我們都要做到簡潔、完整、重點突出!我們就是要在練習中擦亮眼睛,多動腦筋發現規律、總結規律,在不斷的發現與總結中逐步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概括能力。
二、詞句段運用(1)
1.故事導入,突出標題的重要性。
過渡:在開始學習新的知識點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大家讀一讀,說說為什么改后的題目比原來的題目好呢?
。ㄕn件出示小故事。)
有一位攝影愛好者拍攝了一幅某少女在樹林里撐著傘的鏡頭,畫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錯,取名《晨曦》。他把這幅照片投向多家雜志社,結果都被退回。后來有一位專業人士建議作者把題目改為《有約》,結果不但見諸報刊,還在一次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
交流示例:
生1:原來的題目挺美的,但是缺乏聯想,而且作品的主角是人,卻以景色取名,我感覺有點沒有突出重點。
生2:我也覺得原來的題目不能給人以更多的聯想,改后的題目《有約》卻能激發人的聯想:她在等誰?是和誰有約?心情會怎樣?整個畫面就生動起來了。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發言不錯,改后的題目確實比之前的生動、有趣多了。這個故事說的是給照片擬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給文章擬題,它們還是有共通性的。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可以折射出人的內心世界。因此,有人把文章的題目比作文章的眼睛。生動傳神的題目可以體現文章的靈魂,可以勾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由此可見,題目在文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2.閱讀課本“詞句段運用”第1小題中呈現的各個課題,就擬題的方法和作用展開交流。
。1)組成四人學習小組,每人選擇一組題目,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2)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匯報。
?第一組題目:《少年閏土》《狼牙山五壯士》《軍神》
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做題目。這樣的題目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緊扣中心,突出主題。比如《狼牙山五壯士》中,用“壯士”暗示了主要人物的堅強不屈、勇敢無畏;《軍神》中,一個“神”就暗示了主角劉伯承將軍超乎常人的堅韌意志和革命精神。
?第二組題目:《開國大典》《草船借箭》《“諾曼底”號遇難記》
以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做題目。這樣的題目能很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突出主旨。
?第三組題目:《竹節人》《橋》《冰項鏈》
以文章中的主要事物做題目,即貫穿全文的線索。這樣的題目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在閱讀中也會格外留意這個事物。比如《竹節人》一文圍繞“竹節人”講了制作竹節人、斗竹節人、老師沒收竹節人幾件事。
?第四組題目:《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這些題目新奇有趣,設置懸念。根據我們的常識,牛肚子里怎么能旅行呢?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為什么會同時出現?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之間會發生什么趣事呢?也讓讀者有了閱讀的興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