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22-03-28 19:54:59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人教版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小數的性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數的性質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并學會運用小數的性質將小數化簡或把一個數改為具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
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體驗發現“小數的性質”的過程,獲得觀察對比、推理概括的方法。
3.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情分析
“小數的性質”是建立在學生已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讀寫、認識了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組成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學生一般都有去商店購物的體驗,了解0.2元與0.20元相等,1.70與1.7相等,但學生的認識只停留于表象,但并不理解其原由。因此,課上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先前經驗,體驗“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的原因。
同時,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能夠通過例舉、操作、觀察、等活動發現一些規律,能夠通過討論、交流等互動活動進行思辨,但在用數學語言表述或說理方面有不準確的現象,因此需要在課堂中加以引導和訓練。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歸納的小數性質;
教學難點:理解的小數性質。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提出問題
1.師寫數,學生讀。
板書: 3 、 30 、 300
學生讀數分別說出從上往下、從下往上觀察原數的變化。
師指出:看來0很重要。,我在整數的末尾添、去0,改變了它的大小。
2.設疑: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數,在它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大小都會改變呢?
?
活動2【活動】二、探索驗證
1.學生例舉相等的小數(如:0.3和0.30?等?)
看到0.3你想到什么?
(讓學生充分聯想,可能答出0.3可以表示0.3元、0.3米,還可以表示把1個圖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0.3由3個0.1組成等)
2.觀察學生例舉的相等小數,問:這幾組小數的大小都沒變嗎?這只是我們提出的想法,還需——驗證。
選擇0.1=0.10來研究。
問:你們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來證明嗎?兩人一組商量商量。
學生討論后匯報:
添單位,用具體數量說明相等。
如:0.1元=0.10元
結合0.1米=0.10米,動手操作,用紙條截取0.1米、0.10米對比長度,感受相等。
結合小數意義用圖形來直觀表示并進行比較。
請學生在白板前,邊涂色邊說明0.1=0.10的理由。
利用小數的組成,比較計數單位間的關系來證明。
結合學生匯報,板書:
0.1 表示1個0.1
0.10 表示10個0.01
3. 小結以上三種證明方法,板書:實際數量、圖形直觀、計數單位。
選擇其中一種方法來驗證其他相等小數,如0.3=0.30、0.5=0.500等。
學生試說然后匯報。
活動3【講授】三、觀察發現
觀察這些等式,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學生討論、匯報。
引導用一句話來表達這個規律?
結合學生匯報板書: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反問:什么叫小數的性質?
活動4【活動】四、自學應用
1.小數的性質有什么應用呢?打開書p55頁自學。
2.看提綱自學后匯報
(1) 化簡。根據小數的性質,當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侯,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例如0.30=0.3
(2)改寫。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例如:0.2=0.200(三位)
3.練習
把1.06化簡( )
A.1.6 B.1.60 C.1.06
活動5【練習】五、小結延伸
1.談談學習收獲。
2.質疑交流:解釋整數末尾的“0” 為什么不能隨意去掉?
3.延伸介紹,教育學生要養成仔細的良好習慣。
點擊查看更多: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