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11-18 13:58:47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語文 語文教案 二年級教案
二年級語文上冊《難忘的潑水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
(1)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3)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2.教材分析
《難忘的潑水節》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那是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共和國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敬愛的周總理。周總理興致勃勃地換上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銀碗與人們互相潑水祝福,同慶盛大的民族節日。而《彝族的火把節》主要講的就是描寫的是火把節的來臨,理解火把節的紀念意義,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風情。贊揚彝族人民勇于戰勝惡勢力,戰勝災難的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優良美德。
3.學情分析
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彝族的火把節》主要描寫火把節的盛大場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風情。贊揚彝族人民勇于戰勝惡勢力,戰勝災難的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優良美德。可是周總理的時代離現在的少年兒童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無法言明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大打折扣。對小學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說教。所以我以“情”為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性特征讓學生在“情感”中學習并以此加以實踐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學習目標
1.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正確識記:“潑、族、民”等17個生字,在仔細觀察教師范寫的基礎上,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忘、潑、度”等8個生字,養成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2.朗讀課文。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出傣族人民開心與幸福的心情。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