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說明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跳出地球“看”地震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11 16:49:10

小學語文說明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我國首顆地震電磁監測衛星張衡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張衡一號 以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張衡命名 ,它的發射使我國在衛星地震電磁空間探測方面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②地球的板塊、斷層移動引發地震 ,同時也會在地震前后帶來包括地球電磁場變化等很多信息 。張衡一號 能以標準手段對我國6級以上、全球7級以上的地震進行電磁監測 ,其工作原理就是通過實時監測空間電磁環境狀態變化 ,研究地球系統特別是電離層與其他各圈層的相互作用和效應 ,初步探測地震前后電離層響應變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機理 ,從而有效彌補了地面觀測的不足 。
③張衡一號 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兼副總設計師、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總工程師申旭輝介紹 ,受自然環境條件限制 ,在地面上 ,像青藏高原的極寒地區 ,現有的地震臺網并不能完全覆蓋 ,面積廣闊的海洋也觀測不到 。目前我國對以青藏高原為主的近200萬平方公里陸地缺乏地震前兆監測能力 ,在國境線和約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 ,地震監測能力也幾乎為零 。而跳出地球 看地震 ,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 ,對我國及周邊區域開展電離層動態實時監測和地震前兆跟蹤 。
④張衡一號 不僅開辟了我國地震監測研究的新視角 ,成為我國構建天空地一體化地震
立體監測體系的重要里程碑 。同時它也集合了多項航天技術創新成果 ,其中最為顯著的是衛星電磁潔凈度的控制技術 。
⑤衛星本體磁性對磁場測量的 影響不確定性 需控制在0.5納特以內 ,這大約相當于地球表面磁場強度的十萬分之一 。為了達到這一要求 ,衛星平臺的各個單機、系統都進行了無磁化的更改 。但在這一過程中 ,卻面臨著許多難題 :比如 ,去掉了有磁的紅外地球敏感器 ,整個飛行程序都要改變 ;再比如 ,無磁化要求太陽能帆板不能轉動 ,但為了保證衛星能源供應 ,又必須讓帆板對日 。如何找到平衡點 ?衛星研發團隊想了很多辦法 ,最終 ,科研人員打造出來的 張衡一號 整星 ,其磁潔凈度達到了0.33納特 。
⑥張衡一號 的主要載荷 ,是用于探測衛星軌道環境空間電場的電場探測儀 。這也是目前國際上運行在太陽同步軌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間電場探測儀器 。
⑦為了感知空間三維電場 ,探測儀通過伸桿向 張衡一號 本體外伸出4個傳感器 。這些
傳感器如同靈敏的觸角一般 ,每個傳感器都能準確感知周圍等離子體環境電勢 ,靈敏度極高 ,可以探測到非常微小的等離子體電勢變化 ,相當于在數千米高的巨浪浪尖 ,分辨一粒小水珠 。
⑧在衛星內部 ,有著探測儀的 大腦 信號處理單元 。這臺高靈敏電子學測量設備 ,能把傳感器探測到的微小波動細分成十幾個通道 ,通過進一步精細處理 ,變成數字量 ,分成頻譜 ,再傳輸到地面 ,供科學家研究 。
⑨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表示 ,張衡一號 衛星的發射和投入使用 ,使我國首次具備全疆域和全球三維地球物理場動態監測的技術能力 ,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擁有在軌運行多載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少數國家之一 。
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2分
A.我國在衛星探測方面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的重要標志是 張衡一號 的發射 。
B. 張衡一號 能以標準手段對我國6級以上、全球7級的地震進行電磁監測 。
C.帆板對日能保證太陽能帆板為 張衡一號 供應能源 。
D. 張衡一號 傳感器靈敏度極高 ,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 。
2. 張衡一號 集合的航天技術創新成果有哪些 ? 3分
3. ⑥⑦⑧段順序不能調換 ,為什么 ? 2分
4.從說明方法角度 ,分析第 ⑧段畫線句的表達作用 。4分
5.分析第 ②段加點詞語的語言特點 。3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