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三國志·魏書·王基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0-31 20:45:23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三國志·魏書·王基傳
王基,字伯輿,東萊曲城人也。少孤,與叔父翁居。翁撫養甚篤,基亦以孝稱。年十七,郡召為吏,非其好也,遂去,入瑯邪界游學。黃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是時青土初定,刺史王凌特表請基為別駕,凌復請還。頃之,司徒王朗辟基,凌不遣。朗書劾州曰:“凡家臣之良,則升于公輔,公臣之良,則入于王職,是故古者侯伯有貢士之禮。今州取宿衛之臣,留秘閣之吏,所希聞也。”凌猶不遣。凌流稱青土,蓋亦由基協和之輔也。明帝盛修宮室,百姓勞瘁。基上疏曰:“臣聞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昔漢有天下,至孝文時唯有同姓諸侯,而賈誼憂之曰:‘置火積薪之下而寢其上,因謂之安也。’今寇賊未殄猛將擁兵檢之則無以應敵久之則難以遺后當盛明之世不務以除患,若子孫不競社稷之憂也。使賈誼復起,必深切于曩時矣。”
王肅著諸經傳解及論定朝儀,改易鄭玄舊說,而基據持玄義,常與抗衡。大將軍曹爽請為從事中郎,出為安豐太守。郡接吳寇,為政清嚴有威惠,明設防備,敵不敢犯,加討寇將軍。昊嘗大發眾集建業,揚聲駛入攻揚州。基曰:“昔孫權再至合肥,全琮出廬江,朱然寇襄陽,皆無功而還。今陸遜等已死,而權年老,內無賢嗣,中無謀主。權自出則懼內釁卒起,癰疽發潰;遣將則舊將已盡,新將來信。此不過欲補定支黨,還自保護耳。”后權竟不能出。時曹爽專柄,風化陵遲,基著《時要論》以切世事。以疾征還,起家為河南尹,未拜,爽伏誅,基嘗為爽官屬,隨例罷。景元二年,基薨,追贈司空,謚曰景侯。
(選自《三國志·魏書》,有刪改)
10. 下列對文章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今寇賊未殄/猛將擁兵/檢之/則無以應敵/久之/則難以遺后/當盛明之世/不務以除/患若子孫不競/社稷之憂也/
B. 今寇賊未殄/猛將擁兵檢之/則無以應敵/久之則難以遺/后當盛明之世/不務以除/患若子孫不竟/社稷之憂也/
C. 今寇賊未殄/猛將擁兵/檢之則無以應敵/久之則難以遺后/當盛明之世/不務以除患/若子孫不競/社稷之憂也/
D. 今寇賊未殄/猛將擁兵檢之/則無以應敵/久之則難以遺/后當盛明之世/不務以除患/若子孫不競/社稷之憂也/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瑯邪:山東省東南沿海地區的古老地名,歷史上曾有瑯邪邑(縣)、瑯琊國、瑯琊郡等。
B. 別駕:官名,漢代設置,州刺使的佐吏。刺史出巡邊境時,別乘驛車隨行,故稱。
C. 辟:征辟,漢代選官制度。征指皇帝下詔聘召,辟指公卿或州郡征調某人為掾屬。
D. 起家:就是“起于家”。“白手起家”指“創立事業”,文中“起家”指“布衣出身,接受官職”。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王基為官耿介,深受他人賞識。司徒王朗多次征召他不去,但他因輔佐王凌有功得到了青州士人的稱贊。
B. 王基體恤百姓,敢于諫言。魏明帝大興土木使百姓勞苦,對此,他深感擔憂,上書引用賈誼的話加以規勸。
C. 王基剛正不阿,蔑視權貴。曹爽專制,導致國內風氣敗壞,他不畏強權,撰《時要論》加以譏諷。
D. 王基有遠見,擅長軍事分析。東吳聲稱要攻打揚州,他認為孫權必定不會出兵。最后孫權果然沒有出兵。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改易鄭玄舊說,而基據持玄義,常與抗衡。
(2)權自出則懼內釁卒起,癰疽發潰;遣將則舊將已盡,新將未信。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