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曾子·任賢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21 15:12:28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曾子·任賢
子思問于仲尼曰:“為人君者莫不知任賢之逸也,而不能用賢,何故?”仲尼曰:“非不欲也,不明也。其君以譽為賞,以毀為罰,賢者不居焉。古之篤道君子,生不足以喜之,利何足以動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懼之?”
衛君言計是非,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君之國事將日非矣。”君曰:“何故?”對曰:“人主自臧,則眾謀不進。君出言自以為是,而卿大夫莫敢矯其非。卿大夫出言亦皆自以為是,而士庶人莫敢矯其非。君臣既自賢矣,而臣下同聲賢之。賢之則順而有福,矯之則逆而有禍。夫不察事之是非,而說人贊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諛求容,諂莫甚焉。君暗臣諂,民弗與也。若此不已,國無類矣。”
君曰:“寡人之政何如?”答曰:“無非。”君曰:“寡人知其不肖,亦望其如此也。”對曰:“希旨容媚,則君親之;中正弼非,則君疏之。夫能使人富貴貧賤者,君也。孰肯舍其所以見親而取所以見疏乎?是故競求射君之心,而莫有非君之非者。此臣所謂‘無非’也。”君曰:“然乎,寡人之過也,今知改矣。”
君謂思曰:“賢固寡人之所愿也,必用以治政。”思曰:“衛國非無賢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賢才不見用故也。君將以名取士耶?以實取士耶?”曰:“必以實。”思曰:“衛之東境有李音者,賢而有實者也。”問曰:“其父祖何也?”曰:“世農夫也。”衛君乃大笑曰:“寡人不好農夫之子,無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思曰:“臣稱李音,稱其賢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賢,今魯衛之君未必皆同祖考。李音父祖雖善農,則音未必與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矣。臣之問君,固疑君取士不以實也。今君不問李音之所以為賢才,而聞其世農夫,因笑而不愛,則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實者也。”衛君屈而無辭。
子思言于衛君曰:“茍變,其才可將五百乘,君任軍旅,率得此人,則無敵于天下矣。”君曰:“吾知其才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以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猶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尺之朽,良工不棄,何也?知其所妨者細也,卒成不訾之器。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者也。臣聞明君之政,尊賢以崇德,舉善以勸民,四封之內,孰敢不化?”衛君再拜曰:“謹受教矣。”
(取材于《曾子·任賢》)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主自臧 臧:認為好
B.民弗與也 與:和
C.是故競求射君之心 射:猜度
D.而莫有非君之非者 非:批評
10.下列各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A. 則君親之 B. 君將以名取士耶
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木欣欣以向榮
C. 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 D. 猶大匠之用木也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鵬之徙于南冥也
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賢者不居焉
賢者不做這種事
B.寡人知其不肖
寡人知道他們不謙虛
C.卒成不訾之器
最終能制成珍貴的器具
D.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
卻因為兩個雞蛋而舍棄捍衛都城的大將
12.下列對君子的描述,與文章第一段中“古之篤道君子”最符合的一項是(3分)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
B.君子慎其獨也。(《禮記》)
C.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司馬遷《史記》)
D.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13.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孰肯舍其所以見親而取所以見疏乎?
②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
14.在如何為政的問題上,本文的哪些觀點與下面這則《論語》一致?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說明。(6分)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