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小學生行為表現特別叛逆不聽話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6 21:26:24

孩子的叛逆期通常會有哪些行為表現?
1、孩子的破壞性強;
2、喜歡摔東西;
3、拆玩具;
4、亂寫亂畫;
5、撕書本;
6、故意性的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
7、堅持要某一件東西,即便是另一件外表相同的也不要;
8、簡直要穿某件衣服或者是某雙鞋,即便季節不符也不管;
9、想要做的事情堅決要做到,否則就大哭大鬧;
10、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11、父母要求的事情偏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就越要做;
12、不理睬父母,寧愿自己玩也不和父母一起玩;
13、故意破壞之前訂好的規矩;
14、層出不窮地提出新的要求;
15、和父母講條件,要滿足要求之后才肯做事;
16、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爭搶一件玩具;
17、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不過有喜歡搶別人的玩具,嚴重時還打人;
孩子產生自我意志之后,必然對“我”的能力產生好奇。所以孩子會通過各種方式探索自己可以做什么,自己會對別人產生什么影響。由于破壞比建設想對比起來比較容易,孩子缺乏能力,所以他們通常會通過破壞的行為來半段自己的能力,而不會通過建設性的行為來判斷自己的能力。
同時,由于孩子語言能力尚不完善,還不懂得通過語言來和父母或者是長輩進行交流。所以這一時期的孩子在與人交往中會有一定程度的攻擊性行為,而且樂于觀察他(她)的攻擊所帶來的的效果。
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管教?
關于孩子的叛逆期,水沐老師今天在這里給大家分享4個建議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了解孩子叛逆行為的原因與動機
孩子平日里與父母戒除的時間最長,當然和父母最為親近,要想了解還得需求,父母只需在平時多注意觀察,多學習孩子教育的相關知識即可。
2、在原則問題上不能遷就
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不斷地挑戰規則,另一方面又不斷追求規則。假如規則混亂,孩子便缺乏安全感。父母在制定規則時要科學,規則一旦制定,就必須遵守。
3、以巧妙的方法進行引導
叛逆期時期的孩子問題較多,面對孩子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及心理表現父母要見招拆招,多以巧妙的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切記不要采取打罵、指責等一些強硬的手段來教育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的多生事端,更加的叛逆。
4、耐心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
青春期時期的孩子,在心理方面有著強大的變化,父母千萬不要和孩子講道理;當孩子大哭時,父母可以抱著孩子或者到安靜的地方,靜靜地聽孩子哭一會兒,讓孩子平靜;搞清楚孩子為什么哭,是哪一種情緒,傷心還是憤怒;對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等孩子情緒平靜了,,想新的辦法轉移其注意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