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定規則?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0 20:09:20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父母認為,愛孩子就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就要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所以,一味地寬容,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孩子高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規矩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懂”......然而,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小的時候,并沒有明確的是非對錯觀和規矩意識,這需要我們通過立規矩進行約束和提醒,而如果我們放任孩子,就會導致他們為所欲為,一個沒有自制力與約束力的孩子,怎么能談成人和成才呢?
與放任孩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父母對孩子管得過嚴,他們認為慈母多拜耳、棍棒之下出人才,所以才去嚴格管制的教育方式。其實,這只會教育處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孩子。
這兩種觀點的問題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而是走向了極端。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家長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老師認為非常經典的話:“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方式;不放肆叫作規矩,不活潑叫作呆板。”聽起來好像很拗口,但理解起來卻不難:“比如牧牛場,周圍用鐵柵欄欄起來,留在柵里吃草喝水,東奔西跑,這叫做活潑,放牛人不好干涉它;如果跳出柵外,就是放肆,就不得不干涉。不出柵,這就是規矩;如果在柵里,卻不準它吃草喝水,或是東奔西跑,如此就是呆板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愛,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與懶惰,讓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與教研,那這種就是貽害無窮的。相反,如果我們給孩子立的規矩,造成了家的冷漠和冰冷,讓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壓抑和扼殺,那么這種規矩就是毫無意義的。畢竟家的本質是內心的歸屬,需要的是真誠的關懷和親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兒和同理心。
1、有些事,不能慣;
最近在微信群里面很多家長討論:“家里有規矩,但孩子耍懶也沒轍啊!”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汉⒆硬宦牳改傅脑瓌t,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來要挾父母。這很大程度上司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協。被慣壞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只玩半小時的手機,當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了,于是又多玩了半個小時。
一出現問題,父母就妥協,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招來更多麻煩。
2、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盡量自己做;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做事磨蹭,先幫孩子包辦了,以后再培養也來得及。
其實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告訴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
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們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久了,他才會在成長中學會自立自強。
3、讓孩子明白,他必須學會承擔責任;
這里老師分享一個小故事,以下是一位媽媽與自己兒子的對話:
阿力:“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的把羽毛收拾起來。”
阿力:“如果我把畫畫的顏料灑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其實這個故事很簡單,故事中媽媽做的特別的號,她不厭其煩地保證“我永遠愛你”,同時又不忘強調:孩子,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你要盡可能想辦法解決你的所作所為帶來的問題。
父母不能辦孩子逃避,而應該要求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言行承擔后果,讓孩子有面對錯誤的勇氣。
作為父母,我們都愛孩子,但我們更有責任培養出孩子的好品格、還習慣,這也是我們的責任。讓規矩與愛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