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8-01 16:13:54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三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語文教案
一、文本教學解讀
第一單元的《語文園地》安排了3個板塊的內容。
“交流平臺”是統編教材中第一次出現,旨在引導學生交流有新鮮感的句子,感受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兩句例句第一句是課內的,選自《大青樹下的小學》;第二句是課外的,選自泰戈爾的《職業》,“更夫”是一個有新鮮感的詞語,意在引導學生在自己的閱讀實踐中關注有新鮮感的語句。指導學生交流時,一要緊密結合本組課文展開交流,引導學生主動發現閱讀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動積累有新鮮感的語言。二要適時拓展,在課外閱讀中養成積累有新鮮感語句的好習慣。
“詞句段運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供8個成語,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共同特點是都帶有身體器官名稱,都和人的動作表情有關。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關注成語的結構特點,從而促進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激發學習成語的興趣。第二部分選取的三句話,需要指導學生通過正確的停頓、重音和語氣,表現出對句意的準確理解。三個句子都來自學過的課文,比較容易理解。第一句需要通過正確的停頓深入體會句意;第二句是通過讀對重音“一點兒”來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讀對語氣,讀出人物對學問的認知和看法。第三部分編排了5個興趣小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體現出活動特點,或加入了有個性的詞語,讓人一眼就能記住。教師可結合本班興趣小組特點,通過小組合作給自己的興趣小組取名,開展招募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運用詞語。
“日積月累”編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見》,目的是繼續增加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積累。《所見》寫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牧童捕蟬圖”。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讀通讀順。對于這首詩的意思,學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講,最后再讓學生熟讀成誦。
二、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積累有新鮮感的句子。
2.積累和身體有關的成語;通過正確的停頓和重音,朗讀句子體會句意;結合學習經驗給興趣小組取名。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