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7-29 15:05:33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上冊 數學教案
《比的基本性質及應用》教學反思
蘇教版第11冊第55頁例9和例10,主要教學比的基本性質以及化簡比的方法。例9主要是教學比的基本性質。例10主要教學化簡比。教材精心設計了三道題,分別教學各種情況下化簡比的方法。基于教材這樣的安排以及教學內容繁多,我大膽地處理教材,例9我用舊知遷移法學習,例10我用課前自學,課上交流的學習方法,勉強能完成兩個例題的教學,課堂上出現的種種弊端也一覽無遺。反思課堂,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繼續發揚:
1.以"本"為本,合理整合教材。本課的設計充分尊重教材,緊緊圍繞課本,把例9稍作調整,改變一下教材的呈現形式,更利于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知識的遷移,聯系比與除法和分數之間的關系,借助商不變的規律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推出比的基本性質,使學生很容易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質,同時也復習了商不變的性質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溝通三個性質之間的聯系。至于例10,課本很明白地告訴學生三種形式的比如何化簡,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我相信學生能通過自學理解三種不同比化簡的方法,于是我大膽地把教材擺在學生面前,大大方方地讓他們去閱讀教材,質疑教材,從而達到理解教材。
2.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我不但關注教材,更關注活生生的學生。本課的教學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通過復習喚醒學生對舊知的記憶,運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通過類比、推理、猜想、驗證等數學學習方法掌握比的基本性質,在總結、應用中鞏固比的基本性質。本課的難點是化簡比,為了分解難點,我讓學生課前自學課本,課堂上自由交流,小老師引導學習,全班互相切磋,一步一步地剖析例題的三種比化簡的方法,完全放手給學生自學、自導、自疑、自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做到適可而止,不包辦,不灌輸,把課堂真正交給學生。
本節課教學內容繁多,本人駕馭課堂能力有限,存在問題很多:
1.雖然課堂容量很大,但課堂練習時間少,幾乎一節課都在趕著學習,部分學困生有點跟不上。
2.兼顧面不夠,集體回答,集體思維的多,個體照顧不到位。
3.如果讓我再上此例題,我想分成兩課時教學,這樣每個知識點既能及時訓練又能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