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數學成績差終于知道原因了!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05 19:25:18

清明假期在家我和兩個兒子討論自己的學習發現:“不喜歡數學的孩子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孩子說看不懂、聽不懂,另一類說數學老師特別兇。”
能力和意愿對學習動機的產生有著關鍵的影響,孩子很難理解現在辛苦讀書和20年后人生有何關系。但上課時,當下的感受卻直接影響著孩子是否能夠專心聽講,所以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在上課時都要保持好心情。
“老師通常不會對成績好的學生很兇。”哥哥說。
我問:“是不是你們學校的老師經常會被學生惹得發脾氣呢?”
弟弟說:“少數同學的上課態度確實不好,有些人在上課時基本沒在聽課,,還有兩三個人直接趴在桌上睡覺。有意思的是,我看他們每天放學后都去補習或請家教,無效的事情重復做,然后累得上課時無法專心聽。”
個個說:“聽不懂的人在上課時心情一定不好,想要保持愉快就只好發呆了!”
“一發呆就更加聽不懂了、學不會了,所以他們只好繼續補習......”
聽到這兩個孩子冷靜分析同學們在上課時的身心狀態,我有很深的感慨,家長和老師們真該聽聽孩子的心聲:不是坐得越久成績就越好啊!學習更有效率一點兒不好嗎?
對于一個自控能力還不成熟的學生而言,想在上課時高度集中精神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睡眠、飲食、運動三項缺一不可。如果體力耐力和基礎認知能力都沒有達到正常的水平,只要學習內容的復雜程度稍微提高,學生很快就會出現放棄的心態。
看不懂或聽不懂與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關系,數學邏輯能力并非只要求計算速度要快,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語文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幾何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
孩子只要關心自己周圍環境中的人、事、物,學習的機會就無處不在;可惜現在家庭教育中經常和孩子認真聊天的家長并不多,很多家長下班回家只問孩子作業寫好了沒,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交談,等孩子年紀越大和父母無話可說。
家長應該積極地培養孩子正向思維的習慣,別讓錯誤的愛變成討厭學習的理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家長不單只是關注孩子的身體方面的成長,心理方面的成長變化家長也一定要引起注意,孩子到了青春期一些行為習慣一旦養成想要改變過來就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