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0 19:00:00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教案 一年級教案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江南》教學設計
課題 3 江 南 課時 2課時
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是一首采蓮歌,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美雋永,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 的心情。全詩前兩行描寫了江南水鄉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 使采蓮人不禁發出熱烈的贊嘆。“可”有適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蓮”是說江南到處 都生長著蓮,真是采蓮的好地方。“田田”,形容荷葉挺立水面,飽滿勁秀的樣子。此處說 荷葉非常茂密,那荷花應該也是很繁盛的,不僅景色秀麗,而且蓮子必然豐收,所以采蓮 人的心情自然非常愉悅。后五行采用反復詠唱的方式,勾勒了一幅魚兒圍繞荷葉四面游動 的動人畫面。“戲”字寫出了魚在水中靈動迅捷、歡樂可愛的活潑形象。這里寫“魚”,卻 不由得讓人聯想到采蓮人和戲水的魚兒一樣,劃著小船在蓮葉間穿行,互相追逐嬉戲。采 蓮人劃船之嫻熟,船行之輕快,身姿之輕盈,心情之歡快,就不難想象了。這是多么秀麗 的江南風光! 詩歌主要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述,來表達人們采蓮時的愉快心情。連用了 5 個疊 句,手法獨特,不僅不會讓人感到重復,還使得全詩節奏變得輕快愉悅,更能表現魚的靈 動和采蓮人的快樂。
本課以傳統水墨畫配圖,整個畫面,花青中略帶墨韻,色彩清新,格調高雅,正所謂 “水墨江南”。寥寥幾筆的三兩片荷葉,疏密結合、高低錯落的構圖,把蓮葉茂密的樣子表 達得淋漓盡致。這正是中國畫筆墨以少勝多的代表。最后,那幾條簡筆畫成的魚兒,形象 稚拙中不失靈動,使整個畫面靈氣十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誦讀兒歌、古詩時,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同時要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表演和觀察讀物中的圖畫等方式閱讀。本課內容淺顯,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讀起來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兒童的審美情操。
本著“讓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的原則,本教案設計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做到讀詩字正腔圓,并能用兒童化的語言描繪情景,體會江南的景美物豐。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發揮想象,充分表演,調動各種感官,深入古詩情境,對古詩進行理解和再創造;而后鼓勵學生與他人分享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目標與重難點 第一課時
目標
1.認識 江 南 等 9個生字和三點水 草字頭 2個偏旁;會寫 可 東 西 3個字 和豎鉤 豎彎 2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讀準 南 蓮 等生字的字音;會寫豎鉤和豎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讀準 南 蓮 等生字的字音;會寫豎鉤和豎彎
教學準備 1.(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荷葉、荷花、小魚頭飾。(教師)
2.(1)預習生字、新詞。(學生)
(2)讀熟課文。(學生)
(3)收集有關江南和荷花的圖片或詩句。(學生)
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1.啟發談話:同學們去過江南嗎?你去過江南的哪些地方?(學生自由談話,分享快樂。)
2.過渡:人人都說江南美,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江南水鄉的風光吧!(多媒體課件播放江南水鄉的美景,學生觀看。)
3.引導學生談談觀后感。
預設:
生1:那兒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魚兒。
生2:那兒的荷花粉紅粉紅的,特別漂亮。
生3:碧綠碧綠的荷葉像大圓盤一樣,美麗極了。
4.導入:是啊,江南水鄉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曾經有一位詩人看到江南水鄉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江南》。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鄉景物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學習“江”。
(1)導學:誰來說說這是幾拼音節?怎么拼讀?
(2)引導學生明確這是三拼音節,然后練習拼讀,最后在班內展示拼讀。
(3)導學: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個字?
(4)學生自由交流識記的好辦法。
預設:
加一加:氵+工=江。
字謎:工人在水邊——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