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9-01-26 15:35:34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語文 四年級下冊 說課稿
二、誦讀文本,感悟“外形美”
讓宋慶齡舍不得的兩棵樟樹到底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宋慶齡故居值得寫的東西很多,為什么作者單單要描寫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讓學生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找出一個最能反映樟樹生長特點的詞語“蓬蓬勃勃”。哪些地方反映樟樹的蓬蓬勃勃呢?學生再讀課文,圈畫出有關(guān)詞句,組織交流。 朗讀是引導學生體驗課文情感的佳徑,而學生富有感情地朗讀本身就是他對語言文字有敏銳觀察力的表現(xiàn)。這也正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宗旨所在。要能感悟樟樹的“外形美”,就要充分憑借朗讀這一教學手段,結(jié)合多媒體顯示文中的插圖,指導學生抓住“樟樹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壯,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 “稠密的樹葉綠得發(fā)亮” “樟樹四季常青,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這些句子來感悟“蓬蓬勃勃”,組織自由讀、指名讀、賽讀、齊讀、想象讀等方式,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語咀嚼、品讀、想象、評價,感悟樟樹的“外形美”,讓課文的語言有效地浸潤學生。適時,我設(shè)計詞語積累:舉出幾個形容樹長得很茂密的成語。
三、比較評議,品位“品質(zhì)美”
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寫出了樟樹具有拒蟲香氣的高貴之處。讓學生先自讀課文,看看樟樹與別的樹木有什么不同之處?再讓學生自讀、圈點、小組討論、交流,體會樟樹的“可貴之處”,這樣既保證了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又給他們的參與提供了可選擇性。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借助多媒體把學生說的句子顯示在屏幕上,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品位領(lǐng)會句子的含義,理清句子之間的關(guān)系,體會到樟樹的高貴之處。適時,我設(shè)計造句練習:用無論……總是……和只要……就……造句。 在這個過程中,我只做適當?shù)狞c撥指導,學生始終是積極的探究者、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這種自讀自悟的自主學習中,獲得了成功的愉悅感。
四、合作探究,體會 “共同的精神”
通過以上學習,學生很順利地知道了樟樹的外形特點和樟樹的高貴之處在于:具有拒蟲的香氣,并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這時,我引領(lǐng)學生回到課始的問題:文章的題目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那寫樟樹和宋慶齡有什么關(guān)系呢?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瞻仰宋慶齡的故居,為什么愛在兩棵樟樹前留影留念? 為解決這一問題,我讓學生介紹在課前了解到的宋慶齡的相關(guān)資料,且邊聽邊想:宋慶齡和樟樹有哪些相似之處?然后展開小組討論,最后代表發(fā)言。通過對文本、課外知識的有機整合,學生對本課的寫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淺不一的獨到的解讀。從而讓學生潛移默化掌握狀物懷人的寫作手法。 “言為心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受。這一難點的突破充分體現(xiàn)個性化閱讀,如何讓學生了解樟樹的象征意義,有目的的設(shè)計了一個比較具有思維價值的開放性問題:尋求樟樹與宋慶齡的共通之處,為了避免學生無的放矢,我要給予學生思維的方向,引領(lǐng)學生將文本語言與課外知識有機整合,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經(jīng)歷了一次思考、探究的過程,鍛煉了敢于發(fā)表自己不同見解的能力,展示了每個生命個體的風采。
五、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讓學生查閱宋慶齡同志的有關(guān)資料,然后以“我崇敬的宋奶奶”或“我心中的宋奶奶”為主題舉行一次故事會,讓學生通過講故事來更多地了解這位偉大的女性。 這樣的作業(yè)設(shè)計旨在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由課本走向自然,走向生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