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六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08-28 14:41:24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六年級上冊 說課稿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墨梅圖題詩》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墨梅圖題詩》是本冊課文八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歲寒三友,它選編了六篇課文介紹“歲寒三友”-----松,竹,梅的名家名篇。其中前三首古詩《墨梅圖題詩》、《墨竹圖題詩》、《蒼松怪石圖題詩》為主體課文,而《梅香正濃》《竹頌》《黃山松》為拓展閱讀課文。他們同為寫松,竹,梅,但體裁各異,筆法不拘一格。在教學時以前三首古詩為重點學習。這三首古詩都是詩配畫,可以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深遠,相得益彰。松,竹,梅之所以成為歲寒三友,不僅因為三者不懼寒冷,更是因為他們能象征詩人的錚錚鐵骨,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而《墨梅圖題詩》借梅的“只留清氣滿乾坤”寫出了詩人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
單元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詩人寫詩作畫的背景及目的,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2、了解詩歌的音韻美,結構美以及語言所表達的深刻含義,了解詩歌借物喻人的寫法,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蘊。
3、讀出詩的韻味,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情感,提高學生對詩歌及所作的畫的鑒賞與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詩人品格的學習與敬佩之情。
課時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詩歌,欣賞圖畫理解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2、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
重點:理解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難點:體會作者卓爾不群的氣節和人品。
二、說教法、學法
在教法上,我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境,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寓教于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在學法上,因為教為學服務,在教學中,我盡量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議議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三、說過程
學詩,賞畫
(一)導入新課:
1、王安石的《梅花》
2、學生查閱的梅花的相關資料
(二)自主學習:檢查預習
(1)請學生介紹作者: 王冕(1300-1359),字元章,號竹齋,別號梅花屋主。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浙江諸暨人。自幼好學,家境貧寒,白天放牛,每晚借佛殿長明燈夜讀,終成通儒。詩多描寫田園生活,同情人民疾苦,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工畫梅,有《竹齋詩集》傳世。王冕的畫,對明清畫壇,影響深遠。他以自己的詩文畫來反抗元蒙貴族的統治,同情人民的疾苦,深刻的暴露當時的社會黑暗,有它的積極意義。正因如此,他才受到廣大人民的熱愛和尊敬,被贊為“人奇志奇胸磊落,是花千古無枯榮”。
(2)讀課題,理解題目意思:墨梅:單用墨畫的梅花.墨梅圖題詩就是單用墨畫梅花的圖畫上面的詩.(師補充介紹:圖題詩)
(三)一讀,解決生字詞
1、讀準字音:如文中的:冕(miǎn) 乾坤(qián kūn) 妥協(tuǒ xié) 卓(zhuó)爾不群 花蕊(ruǐ) 厭惡(wù) 疏(shū)密 生機盎(àng)然 同流合污 腐敗 灑脫
2、理解詞語:
(四)二讀,明詩意:合作學習
1、自讀自悟:學生依據預習時,查閱的字詞意思,理解。
2、學習小組交流;通過與同學互相補充,解疑,使學生明白詩文大意。
3、全班交流:
(1) 請學生說出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2)指導朗讀:讀出韻味,深入理解詩歌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你自己對這首詩的感悟。
(五)三讀,體詩情:作者以梅自喻,表現了他不同流合污的氣節和卓爾不群的人品。
(六)再讀,悟寫法(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學習 “詩畫賞析”:
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賞析王冕的《墨梅圖題詩》的?(說作者 說詩 說畫)從而教給學生欣賞詩畫的基本方法。
拓展訓練
1、請同學們想想我們的生活中那些人具有梅花的品質、精神?
2、古詩今用:出示有關梅花的詩句,反復讀,感受梅花品質,再用詩句說話。
3、歲寒三友的相關資料的交流。
當堂測評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作業布置
請同學們把關于梅的名句積累下來,也可以搜集更多關于“歲寒三友”的資料,還可以親自動手畫一畫“歲寒三友”,并配上一首小詩。
四、說板書
墨梅圖題詩
梅花 朵朵淡墨痕
(托物言志) 卓爾不群 不同流合污 超凡脫俗
品質 清氣滿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