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五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08-28 12:59:09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五年級上冊 說課稿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遲到》語文說課稿
一、教材簡析:
《遲到》文章以倒敘的手法回憶了作者上小學一年級時發生的事,這件事記敘了一個嚴厲而慈愛的父親和一個既要面子又想偷懶的女兒之間的一次沖突,從中我們能真切的體會到小女孩的心理,也能深刻體會父愛的深厚。文章先寫出了“我”一年級時既想賴床又怕遲到了害臊的矛盾心理,這個矛盾心理在爸爸嚴格管教不許“上學坐車”的規矩下就更尖銳了。接下來,通過對父親的側面描寫及語言、動作描寫寫出了父親對我的嚴厲。后來父親送來了“我”的花夾襖,又給了我兩個銅板,都表明父親的細心和對我的關心,傳達著父親深切的愛。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寫“我”從那以后,早晨最早到校,則進一步從側面表現出父親對“我”的教育的成效。
本文節選自臺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的最后一部分《爸爸的花兒落了》。林海音于 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臺,當時臺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她的父親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長大�!冻悄吓f事》就是以北京二三十年代為寫作背景,回憶了作者的親身經歷。課文中人物的衣著打扮、雨具、交通工具都體現了那個時代獨具的特點�!哆t到》這部分的起因是這樣的,作者在小學畢業時,爸爸有病不能參加她的畢業典禮,作者深感遺憾,戴著爸爸最愛的夾竹桃參加完畢業典禮。作者在看望生病住院的父親時,父親說;“英子,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千萬不要遲到。”此時,作者的父親已經病危,由此作者回憶起發生在小學一年級的事,因此,感情復雜,感觸細膩,心中的波動極大,是作者深刻理解父親那種嚴厲的“愛”的思想基礎,自然而然作者在文章中也用大量的語言濃墨重彩的進行了描述。事情不大,卻充分表現出這件事在作者心目中的刻骨銘心的地位。
鑒于以上對課文內容和故事背景的理解,本文第一課時的教學做以下安排:
教學目標:
�、蓖ㄟ^學習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或書寫以下詞語:
�、� 理解:(二三十年代常用的詞語)
扎辮子、換制服、大油鞋、油布傘、洋車、五大枚、夾襖、銅板 藤鞭子。(這些詞語離學生生活較遠,但確實又是學生學習課文的障礙)
�、� 理解并書寫:(重點詞語和新詞語)
賴、愁、懶惰、害羞、恐懼、靜默、催促、哀求。(這
些詞語貫穿全文故事,構成了文章框架)
�、渤踝x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父親“嚴”在
其外、“愛”在其內的爸爸形象。
⒊細讀課文細膩的內心描寫,弄清故事發生的起因
教學重點:
①讀通、讀順、初步讀懂課文。
�、谂迨虑榈钠鹨蚝徒Y果。
�。ㄐ枰f明的是本篇教材無論從各部分內容所占的比
例還是學生捕捉重點的能力,都可能是父親教育孩子的部分和父親給孩子送傘的故事梗概,也就是關于遲到的經過。我之所以把起因和結果確定為重點和難點,其目的是尊重學生的自主理解,把學生自己能感悟到的交給學生,優化課堂教學時間,實現課堂有效教學時間。另外,為下節課引導學生理解“嚴”在其外、“愛”在其內的爸爸形象做好鋪墊。)
教學難點:本單元的主題是“正確對待批評”,本文屬
于第一篇,因此,正確的價值取向是一個重點。即: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過錯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但是,課文表面是敘述父親如何教育孩子的,而詳細的起因和鮮活的結果描寫又把作者推倒文章的主人公的角色上,文章雖用大量筆墨寫父親如何批評、打罵和給孩子送花夾襖,但父親的角色則退居到次要人物的地位,鑒于這個要求太高,本課難點的確定是力爭為全文重點的理解做好鋪墊作用,引導學生理解好這件事的起因,也就是作者的心理活動,為嚇節課教學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