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五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08-28 12:44:01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五年級上冊 說課稿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我喜歡》語文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北師大版教材第四單元的第二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韻味”,意在引導學生領會文章語言上的韻味。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詩一般清新的語言,向我們敞開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歡的景物與事物,并說明了喜歡的理由。使學生從中感受到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豁達、獨特、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基于北師大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獨立識、寫字8個,讀準字音,記熟字形,在語境中理解詞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獨特情感。
3.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自然、對事物、對生活獨特的感受與理解,培養(yǎng)審美與欣賞能力,并仿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獨特感受。
2.仿寫課文,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引導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讀法。教師的職責是喚醒學生的個性化意識,讓學生面對文本時,能主動地去讀,專注地去讀,興致勃勃地去讀。學生的自主性越強,積極性越高,閱讀的個性就越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根據(jù)以上的認識我確定了以下教學思路:
下面我就對教學流程作具體闡述:
一、導入激趣,自讀質(zhì)疑。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可分兩步完成:
課伊始,我便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課題:同學們,相信在你們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許多喜歡的事物吧!說一說你都喜歡什么呢?為什么?這樣的導入貼近學生的生活,拉近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然后師順勢板書課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第二步充分自讀,交流收獲,自主質(zhì)疑。在學生讀之前我首先提出要求:讀讀課文,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標記。學生充分自讀的情況下,我先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所獲,理清文容。抓住11個 “我喜歡”引導學生進行歸類,幫助學生了解作者是通過熱愛四季、熱愛自然、熱愛生活來表達自己的人生感悟的。因為北師大教材多選的是作者的原著,文中有較多學生難于理解之處,因而我讓學生質(zhì)疑。學生的質(zhì)疑可以分三個方面:一是淺層次的:如芒草是什么?這可以通過學生交流或是教師的補充予以解決。二是對句中一些詞語的理解要放在句中理解,等再讀課文時解決。三是文中的重點問題:如另一種花是什么?則要在重點品讀時感悟。這樣的交流質(zhì)疑不但體現(xiàn)了順學而教的理念,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質(zhì)疑的能力。
二、充分自讀,解疑美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是品讀重點的基礎因此我這樣設計:
首先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課文,自己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其積極性自然就高。在讀后的交流中我重點引導學生解決第二個層次的疑問:在句中比較難于理解的詞語。在1---7自然段中較為難理解的詞語多為寫景的,我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系實際或是想象的方法解決。如寧靜淡遠,我就讓學生回憶冬日的早上;搖曳一詞我則讓學生想象秋風中的芒草。在8---10段中的詞語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如:幼稚淳樸、不能自抑。詞語教學不但是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的重點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方法。
不理解的詞語雖然解決了但這并不是目的,閱讀課的落腳點仍然是讀。接下來我引導學生去美讀課文中作者描寫大自然的部分。這一過程我這樣引導學生:作者喜歡的自然景觀如何才能通過讀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找到讀的方法---一邊想象一邊讀。方法有了,學生默讀課文用心去領會文中與自己有共鳴的景物,然后教師要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在不同個性的讀當中去品味作者心中的意境。這樣的美讀還是不夠的,因為共鳴的可能只有一段或是兩段,我兩次引導學生:哪些景物你并沒注意過可引起了你的興趣,也試著用剛才的方法去讀一讀?讀后再去展示。這樣的讀才真正的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性,課堂上都會有真正的個性化的閱讀。
教學至此學生第二個層次的質(zhì)疑解決了,文中寫自然景觀的部分通過這不同形式的美讀也內(nèi)化于學生之心。
三、品讀難點,感悟語言
課文寫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悟的部分是理解的難點,也是學生質(zhì)疑的第三個層次的問題。我還是以學定教:課文中的一些詞語我們通過讀理解了,剛才同學們針對課文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我們還要去讀,只要細心讀你總會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8---11自然段仔細品味。在學生交流時抓住三個問題引向向深入:1、作者喜歡的另一種花是人間溫情。這一情境的體驗可以讓學生重溫自己早上上學時親友、鄰居、同學間互相問候的情景以體會作者當時心中那種暖暖的感覺。2、作者在淚光中讀信則要讓學生體會一個遠離親人又思念家人的游子的感受。3、對于讀書就可以聯(lián)系學生從書中的知識與快樂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而對于作者對于書唯美的描寫和感受則可以不作深入理解。當然這三個問題最后的表達仍舊是讀,讀出作者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驗。
對于省略號的理解我則是讓學生齊讀最后一段思考:作者生活是不是就只有上面這11個喜歡?她還會喜歡什么?這一補充不僅僅是引導學生全面的去理解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更是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喜歡,激發(fā)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愛。
在學生有情有味的讀、說當中教學的難點也就解決了,相信在這樣的讀當中也會被作者獨特的人生感悟所感動,會有所啟發(fā)。
四、賞讀品析,仿寫遷移
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寫的指導更是孩子們對生活熱愛的內(nèi)化升華。
我先讓學生再次回讀美文,抓住觸動自己的段落再讀,在連續(xù)的讀中升華自己的對生活的感動。同時要求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愛的?引導學生理解作者不但抓住了景物的特點而且在對事物的描寫中抒發(fā)了自己的愛。這一問題也為下面的仿寫奠定了基礎。但我不急于讓學生動筆而是讓學生先回憶生活中的點滴,是什么感動了你觸動了你的心靈?再寫水到渠成。這一寫也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只是你要用愛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用一顆充滿愛的心去感悟。
板書設計:
四季 熱愛生活
我熱愛 自然 用心感悟
生活
我這樣設計這一課的板書,簡潔明了,深化了主題,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對教學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在講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品讀”來代替文章的講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以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課堂上沒有繁瑣的分析,而是通過讀讓學生去品味作者語言的優(yōu)美,去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讀,讓學生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