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四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08-26 15:06:39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四年級上冊 說課稿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蒲公英的夢》語文說課稿
《蒲公英的夢》說課材料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地位
《蒲公英的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寫的是在城市街心公園里,一顆蒲公英開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惡劣環境的困擾,渴望生活在美麗的環境中,后來在夢中她的愿望實現了。本文通過故事中的鮮活形象,號召人們增強環保意識,保護自己的家園,尤其對兒童有著很強的可讀性,并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二) 教學目標的確定
新課標對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形象和優美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根據以上要求,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自覺增強環保意識。
(2) 了解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寫的,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 聯系上下文,理解“愁眉苦臉”、“迫不及待”、“震耳欲聾”的意思,并會造句。(三) 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
從教材編排上看,本單元教材以“人與自然“為主題,其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熱愛之情的同時,還要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初步了解文章敘述順序,更好的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根據本單元訓練重點,我把“了解文章敘述順序,把握文章內容,深入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意思.”作為教學中的重點。由于這篇課文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所反映的是當前人們關注的環保問題,沒有深奧難懂的內容。但理解課題的含義,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有一定難度。因此把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及課題的含義,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意思作為教學難點來處理。
二、 說教法和學法
(一) 說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人,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習語文,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通過讀中感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
評 析
教法概括如下:設境激趣法 品讀探究法
(二) 說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由此采用“讀讀、想想、議議、說說、寫寫”的方式參與學習。
三、 說教學程序
(一) 出示掛圖,情境導入
創設語境導入;夜深了,熱鬧了一天的城市漸漸安靜了下來,在一個街心公園里,焦慮了一天的蒲公英也終于進入了夢想。你們看,她正做著甜甜的夢呢?接著出示掛圖。
那么蒲公英到底做了一個什么美夢呢?讓她這么開心,這堂課讓我們一起悄悄走進蒲公英的夢鄉(板書課題)。這樣創設情境,可以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課堂。
(二)、檢查復習
1、出示詞語,認讀
做夢 煩惱 飲料 遭遇 污染 體操
迫不及待 愁眉苦臉 震耳欲聾 不偏不倚
由于上節課學習了字詞,檢查的目的是看同學們是否掃清字詞障礙。在理解“愁眉苦臉”時,我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演示一個愁眉苦臉的表情。而理解“迫不及待”、“震耳欲聾”,我卻采用了聯系上下文的學習方法。并告訴學生理解詞語有三種方法: 1查字詞典2聯系生活實際3聯系上下文理解,以便學生在將來的學習中運用。
2、文章按什么順序寫的?都寫了哪幾部分內容?誰能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初步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這一環節就落實了單元訓練重點。
本課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
擔心開不了漂亮的花----開花后的遭遇和希望----做夢,也可以說是按時間先后順序寫的;
第一天深夜----第二天(從早到晚)----第二天睡覺時(夜里)。
3、老師很想聽聽你們美妙的讀書聲,愿意展示一下自我嗎?不過,老師也想參與你們的讀書,能給老師一次機會嗎?那好,你們也給老師一個角色吧。接著,我們師生一起分角色朗讀課文。這一環節,老師作為學習伙伴參與同學們的學習,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讀書興趣。人人參與,師生互動。
評 析
(三)細讀課文,品讀感悟
這一環節中,我首先提出問題;蒲公英做了怎樣的夢?文中哪個自然段寫了她的夢?這一問題的提出,大大激發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通過讀書,學生會找出課文最后一段,接著我就出示這段課文。讓學生讀讀、想想,她夢見了什么?畫面美嗎?在這樣的美景中蒲公英心情怎樣?誰能帶著這種快樂的心情把蒲公英的美夢讀一下。
《語文新課程標準》理念之一就是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時指出閱讀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教學中讓學生品詞賞句,眼觀、口讀、腦想、體驗蒲公英夢境的美,受到自然美的熏陶,這正是上述理念的體驗。
蒲公英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呢?夢中的蒲公英快樂地笑了,現實中的蒲公英快樂嗎?讓學生默讀1---8自然段,邊讀邊劃出能夠體現蒲公英不快樂的句子,并想想她不快樂的原因是什么 ?
學生通過自讀、交流,明白了蒲公英不快樂的原因。假如你就是那朵蒲公英,能不能通過朗讀把當時的心情表達出來呢?這一環節采用指名讀、評價讀、男女分讀、引讀的方式。整個過程充分體現了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加強讀書指導,使學生讀得入情入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