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五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8 10:28:15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教材分析:
《分餅》是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第 2 課的內容。是緊跟分數的再 認識后的一課,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各個部分的名稱,會讀、 寫簡單的分數,前一段又學習了分數的意義,熟悉了單位“1”、分數單位等知識,為 學習本節課知識打下了基礎。但都是從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角度來學習的,認識的分 數都是真分數,另外本課的概念比較抽象,假分數表示什么?在單位“1”不夠的時 候怎樣理解?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撐。所以 在本課中,我先用面積模型進行講解,用數線模型進行鞏固與再認識。教學分數的 意義時就適當滲透了數軸,雖然數軸對小學生是難點,但是利用數軸可以使學生更 好的理解和區別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值的特征。
教學目標:
經歷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掌握真分數和 假分數的特征,能辨別真分數和假分數。
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 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樂于探 究的學習態度。
教法學法:
本課從具體情境入手, 借助面積模型對分數意義進行理解, 再借助數線模型 (數 軸)用數分數單位的方法初步建立假分數的表象,最后在分類過程中,通過整體觀 察,建構真假分數的模型。使新概念在已有的概念中精確深化,產生新的認識。 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從而讓學生在討論交流 中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抽象、概括等能力,最終明確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內涵。 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以及分類思想。 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樂于探究的學習態度,進一步培 養學生的數感,同時為帶分數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直接出示課題
《分餅》及第一個活動:3 張一樣大的餅平均分給 4 個人,該怎 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張餅呢?(審題:兩個問題) 方法一:一張一張分。學生動手活動,講 解分餅過程與答案,3 個四分之一。 (慢) 方法二:疊在一起分。讓學生動手理解 3 的 四分之一。 (更慢)
二、出示課題
本節課第二個活動:9 張一樣大的餅平均分給 4 個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張餅 呢? 方法一:一張一張分(用多媒體演示分的過程) 方法二:疊在一起分。
三、插入講解分數的分類——分為真分數和假分數。
真分數:分子小于分母,分數值小于 1、假分數: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分數值大于或等于 1。 2、用其實呀,還有一種快速簡單 分法,誰知道?切入方法三。 此處注意適時講解:1、重點插入講解帶分數的名字及組成(可讓學生根據示意 圖總結出帶分數—整數加真分數) ;2、根據剛才分餅的結果,說說這兩個分數一樣 嗎?一樣。 帶分數與假分數的聯系 3、 (假分數可以化成帶分數, 也可以化成整數) 。
四、課堂練習(挑戰一、二、三)
五、你今天學會了什么?談收獲。小結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