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7 19:03:09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說課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章第三節〈〈送溫暖〉〉即: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一課。
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也為一步要學習的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做好了鋪墊。教材創設了送溫暖的情境,將教學內容自然引入,通過交流和比較,使學生體會到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與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計算類似,只是被除數的最高位比除數小,就要用被除數的前兩位先去除。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正確估算,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驗算。
2、使學生經歷探索并歸納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以發展學生的推理和歸納、概括能力。
3、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知識間相互聯系并不斷發展變化。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依照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大環節:復習準備、探究新知、鞏固提高、全課總結。
一、復習準備
首先進入第一環節:復習準備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兩個準備練習,一個是常規的口算練習,復習的是兩
位數乘一位數、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知識,隨機點名口答。另一個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填空練習,指名學生回答
1、口算(課件出示)
210÷3= 64÷2= 280÷7= 34×2= 150÷3=
66÷3= 900 ÷3= 320 ÷8= 12×4=
2、課件出示筆算: 876÷6 522÷4
口算完畢,讓板演學生說計算思路。進而讓學生回憶計算筆算除法的方法是1、從高位算起2、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3、余數要比除數小
[此環節的設計,是教給學生打開新知識的鑰匙,為學生接下來探究新知識作好鋪墊]
接下來我會指著黑板上876÷6這道準備題說:如果我把這道題中的被除數8改成5的話,你還會做嗎?這節課,我們就借送溫暖這個情境,來研究這個知識。 順勢導入課題, 板書:送溫暖
[這樣的設計既自然又巧妙地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接下來進行第二環節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我將探究新知分五個層次進行:第一個層次:出示學習目標,明確目標;
第二個層次:出示例題,列出算式;第三個層次:探究算法;第四個層次:探究驗算;第五個層次:比較、歸納;
第一個層次:出示學習目標,明確目標;
課件出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第二個層次:出示例題并列出算式
課件出示例題并找同學完整的讀題。
題:華夏小學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
接下來引導學生根據除法的意義列出算式576÷6= (師板)
[此環節的設計結合具體情境從讀題到列出算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第三個層次:探究算法這里分三個小步驟完成:即: 學生估算;試做576÷6明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算理;小練。
第1步:首先讓學生估算。
估算方法可能有:(1)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所以每所學校分的不夠100本。(2)6×90=540,每所學校分到的多于90本。
[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讓他們對計算的結果進行估算,并組織交流,讓學生解釋各自估算的過程,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第2步:學生試做。
找一名同學上黑板板演,然后板演同學說思路。(師板豎式)
這時我會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他是先用幾來除以6的?
學生會回答出:先用5除以6的。
我會接著問:百位上的5除以6不夠除怎么辦?
學生可能會說:用57除以6。
我會相機引導:57除以6,夠不夠除?等于幾?商9寫在哪一位的上面。
(十位)為什么寫在十位的上面?引導學生說出:因為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所以商9寫在十位的上面對不對?
[此環節的設計條理清楚,環環相扣,不但使學生知道了怎么做,而且明確了為什么要這樣做,通過多種形式的表述真正理解了知識,進而訓練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了能力。]
然后找同學完整地說思路。即: 576÷6
576除以6,先用5除以6不夠除,用57除以6等于9,商9寫在7的上面,6乘9等于54,57減54等于3,6落下來合成36,用36除以6等于6,商6寫在6的上面,6乘6等于36,36減36等于0。所以576÷6=96 [通過各種方式練習說思路,能夠在訓練學生邏輯思維、加深印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3步:小練
在此隨即出示小練
432÷6 824÷4 300÷7 724÷9
對照 改正錯誤
[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通過運用完成的,在此安排小練,夯實所學新知,有助于學生技能的形成。]
接著進入第四個層次:驗算
在這個層次中,我將分為2小步進行:驗算沒有佘數的除法;驗算有佘數的除法。
第1步:驗算沒有佘數的除法
小練完成后我會指著題4326÷6問:同學們,我們在做題的時候,怎么來
檢驗一下題做的對不對呢?學生可能回答:驗算。
手指例題問:那這道題應該怎么驗算?
學生試著驗算并引導學生說出:要檢查除法算得對不對,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和被除數是否相等的方法來驗算。
然后老師板演驗算的格式(師板),并讓學生驗算小練的前兩道題。
432÷6 824÷4
b、驗算有余數的除法。
緊接著出示一道有余數的除法300÷7(師板橫、豎式)
讓學生試做并說完思路后,問這四道題有什么不同之處?引導學生說出。
前兩道題沒有余數,后兩道題有余數。
那么有余數的除法怎么驗算呢?
引導學生說出:要檢查有余數的除法算得對不對,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
再加上余數看結果和被除數是否相等的方法來驗算。(師板驗算式)
第五個層次:比較、歸納
這時候我會指著題說:我們在做這些題的時候,都是從哪一位算起的?
(最高位)夠不夠除?不夠除怎么辦?引導學生說出最高位不夠除,看被除數的前兩位。
(師指準備題)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筆算除法,跟這節課學習的知識有什么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說出,以前學的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筆算除法。
現在學的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師板: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
[ 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過程中經歷、探索、發現和歸納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這個過程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三、綜合練習
1、豎式計算并驗算
389÷9 872÷4 902÷6 618÷3
2、解決問題
(1)同學們做了294朵花,每6朵扎成一束可以扎多少束?
(2)商店運一批大米,共142袋,一次最多運8袋,至少要運多少次?
[綜合練習的設計體現了習題設計的層次性,也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四、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總結除法的驗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