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 二年級英語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31 13:39:30 下載試卷 標簽:教學論文 小學英語 英語教學論文
英語學習要講究策略
為了更有效地提高外語的教學質量,教育部決定,把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發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英語教學應具備以下特點:
1.教學內容貼近生活,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2.教學方法生動活潑,有利于啟發學生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
3.教學形式生活、民主,有利于培養學生互相幫助、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
4.教學手段以多媒體運用為主,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
5.教學評價形式多樣化,有利于鼓勵小學生積極進取。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策略,英語學習也不例外。把學習策略的培養滲透到教學之中,不僅可以大面積地改進外語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和質量,還可以促進學習潛能偏低或智力發育遲滯的學生學習,減少他們學習的困難。鑒于小學英語學習的特點,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學生的學習策略。
一、改善枯燥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高,但耐心及持久性較差,新教材以貼近學生活動而編排的體系,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改善單一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育沒有了情感,也就成了無水之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條件,在課堂上,教師要在言語、表情、姿態等方面都表現出對學生的尊重、關懷、欣賞、肯定和鼓勵,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減少學生的學習心理壓力,讓他們有成就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建立一種民主、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
二、改善被動的學習策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面對新課程標準
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和“他主學習”而言的,“自主學習”應概括為: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改善被動的學習策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形成“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的“四學”能力。培養“四學”能力,首先要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式,掌握基本知識;其次應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把適當的時間還給學生。
三、改善機械的學習策略,培養反思與監控能力
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做學生的觀眾,要積極主動地配合學生,將自己定位于學生的合作者、鼓勵者、引導者,充分考慮到學生主動發展的需要,設計一些彈性化的、有一定思維度的課堂問題,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創造性學習提供條件。英語學習過程必須經歷“詞匯關”、“語法關”、“音標關”等,就詞匯這一關,有很多學生都有畏俱心理。某些學生對英語也感興趣,而且天天都是“讀、抄、背、默”四步曲,可是詞匯的、記憶效率還是不高。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即先決后慢,先多后少,再經過其他同學介紹學習詞匯的經驗和方法,以次來增強對詞匯的記憶。
四、改善單一的個體學習策略,培養合作交流能力
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這一學習策略,具有極高的針對性。因為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彼此互通已見,展示個性思維方法,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見解更豐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動的和諧氛圍中進行學習,有利于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養成。怎樣進行合作學習呢?從形式上看,合作學習可以以同桌、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采取全班集體交流的形式進行。
要注意的是合作學習不能僅僅是一種形式,教師所指定的學習小組,可能會因能力的差異、個性的不同,造成優生“滔滔不絕”,而差生卻“望洋興嘆”的現象。教學中應針對教材內容的特點,考慮學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和興趣愛好的異同,鼓勵他們自由組合,讓所有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都能進行有效地學習�,F代社會倡導終身學習的思想,改善學習策略,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是他們今后學習如何學習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