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 六年級英語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31 10:41:29 下載試卷 標簽:教學論文 小學英語 英語教學論文
——教材設計調整
1.調整內容
六年級上冊的教材與五年級上、下冊的結構、板塊設計基本相同,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①進人小學平緩學習梯度的最后一級: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技巧的培養。
表一三至六年級核心板塊教學要求變化表
表一反映了本套教材知識結構由簡入繁,由易及難,層層遞進的編寫體系。從簡單的認讀逐步發展到聽、說、讀、寫的“四會”。從字母到句型會話,再發展到語篇閱讀,循序漸進。過渡板塊的設定,幫助學生從聽讀為主的學習轉換成認讀。Readandwrite板塊從新增到替換成Let'sread完成由句型學習向閱讀能力培養的轉變。
注:考慮到小學畢業班的心理和課程安排特點,為方便師生靈活安排復習,本套教材詞匯和句型部分的數目呈現一個由少及多,再由多及少的趨勢。
五年級上、下冊教材中的主句型在Let'stalk部分只要求達到聽、說、認讀,在Readandwrite部分要求達到能夠書寫。六年級上冊的主句型在Let'stalk部分即要求達到聽、說、讀、寫“四會”掌握。五年級上、下冊教材中的Readandwrite改為Let'sread,也就是閱讀理解部分。其目的也是貫徹知識滾動層層遞進,拉開學習梯度,逐漸由簡單的詞句學習過渡到語篇閱讀學習,給學生提供基本的閱讀策略指導,為將來的初、高中學習和課外閱讀打下基礎。
②語音部分由原來的字母組合朗讀和繞口令欣賞過渡到國際音標的認讀及音標與單詞及其發音的連線游戲。
2.調整后教材的特色
·復現率高。基于畢業班的心理和學習的特點,本套教材層層遞進的滾動結構在高年級的體現將更加顯著。本套教材大量復現學生已經學過的詞匯和語言,注重單元與單元之間內容的銜接,使語言在重復、滾動式的遞進中不斷鞏固。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話題是交通方式。第二單元緊接著談論地點與方位,告訴別人怎么去某個地方,除了用turnleft,turnright,gostright,還可以復習第一單元中的byplane,bybus,bysubway等短語。第三單元結合談論打算做某事,展示以各種疑問詞開頭的問句:“Whatareyougoingto...?Whenareyougoing
to...?Whoareyougoingwith...?Howareyougoingthere?”等等。第四單元與第五單元聯系緊密。第四單元談筆友和好朋友的愛好,第五單元在談論職業時結合談論愛好,日常生活習慣等內容。
·實踐性強。五年級的學生用書完成轉型,以任務型教學活動為主。六年級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范圍更是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同其他學科的結合。如與地理的結合就體現在學生用書1~3單元中設計了各種地圖,既為學生模擬真實的情境,同時也要求學生能識別平面圖、示意圖、交通標志,并能利用方位和圖示完成語言任務。讓學生在察看地圖的實踐運用中逐步掌握表示方位的詞匯及表達去某個地方行走路線的語言。第六單元的閱讀部分為“小水滴旅行記”的小故事和種花的觀察日記。學生通過觀看“小水滴旅行記”的故事,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了解生活中水循環的現象,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在小組中交流。在學生閱讀完種花觀察日記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寫觀察日記。編者為學生運用語言精心設計了大量的形式多樣的任務型活動,使語言學習與有意義表達有機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