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 > 三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 正文
2010-08-25 14:07:11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 數學論文
各位老師請注意: 以下是奧數網編輯為大家準備的《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點擊查看 |
運用多媒體 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這就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正逐步走進學校,走進課堂,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況,促進教育技術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塊黑板、一枝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的教師灌輸為主的傳統教法,構建起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取得的效果。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數學學科和小學生的特點,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一、優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是有個性的,他們的活動受需要和興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新課標》中強調指出: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經驗”。在多媒體教學的環境下,教學信息的呈現方式是立體的、豐富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有法,妙在得法。面對如此眾多的信息呈現形式,小學生一定會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理,而這種好奇心一旦發展為認知興趣,將會表現出旺盛的求知欲,極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二冊《統計》時,很多老師設計了統計學生喜歡體育活動、統計喜歡吃的水果、統計喜歡上的學科等等,但我在設計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利用多媒體設計了一個環節:《猴子吃餅干》
師:今天在上課之前,老師請大家看一個動畫片
生:耶——這班學生遇到開心、興奮之時,同時會用“耶”來表示 并用食指和無名指作成“V”狀。
師:但看了之后老師有一個問題請大家來回答:畫面上是誰在干什么?
在屏幕上出現了一片森林和一只猴子,這只猴子在玩吃餅干的游戲,從屏幕上方連續不斷地掉下餅干,猴子接住餅干并吃到肚子里
師:動畫片看完了,誰來回答問題?
生:屏幕上播放的是猴子吃餅干。
師:猴子吃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
生1:是圓的。
生2:老師我有意見,我看到的不是圓形,好象是三角形的。
生3:是長方形的。
生4:不對,是正方形的。
下面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說是圓的,有的說是三角形,有的說長方形,有的說正方形。這時有一個學生舉手
生5:“老師再看一遍吧”(好多學生都說老師再看一遍吧,而且呼聲很多。)
師:再放一遍沒關系,但你們可要看仔細啦。(放第二遍)
生:這次看清楚了,餅干的形狀有圓形、長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學生露出得意的樣子)
師: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餅干各有多少塊呢?
這時很多學生說,老師再放一遍吧。
師:這次你們一定要看清楚啦!(播放第三遍)
在播放時,教室里一片數數聲,熱鬧非凡。多媒體播放完畢,就聽見學生喊:“老師,太快了,沒看清楚,來不及數啦!放慢點!……”
師:太快了?(故作驚訝狀)你能不能跟猴子說‘猴子你先不要吃,先讓我數了后你再吃啊?’這時教室里的學生一陣大笑。“不能!”
師:那怎么辦呢?
生1:老師我有一個辦法,我們同桌一起數。
生2:這樣數不快,我有一個辦法,我們前后四個人數,比如一個小朋友數圓形,就一直盯著圓形數……
生3:老師,我對季斯然的話有補充,四個人數時,看到是你的圖形,你就畫一橫。
生4:老師,打“√”也可以的。
生5、6:畫“○”畫“★”……
生7:寫“正”字,我看我爸爸都這樣畫的……
這樣利用多媒體課件不僅傳遞教學內容,而且調動了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統計的興趣和要統計的欲望,學生在豐富的教學動態中掌握了知識。
例如:在教現代小學數學第八冊《平均數》時,設了這樣的情境,先播放了一段錄像,就是學校的卡拉OK比賽鏡頭,每當一個歌手演唱完,評委老師就亮分,報幕員說,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一號選手的最后平均分是92分……這個平均分是怎樣算出來的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老師就來教給你們一項新本領,然后引入課題。這樣學生個個積極主動地學,并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
二、優化認知過程,促進知識形成
應用多媒體教學,能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的需要,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能直觀生動地展示圖形的變化,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充滿生機,使學生學得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中,只有當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的情況下,才能談得上提高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是很好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中的過程再現等操作,便可以輕松解決問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時,運用軟件直觀演示輔助教學,創設情境,幫助學生較深刻地理解題目中數量間的關系。教師簡單地操作鼠標,展幕上首先出現了一條鐵軌,上面有一輛火車從左往右行駛,一會兒,另一輛火車也從右往左駛過來,兩列火車在逼真的火車運行時發出的聲音中相對開出,直到相遇。這時屏幕上出示了一道應用題:“甲乙兩列火車從兩地相對行駛,甲車每小時行駛7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駛69千米。甲車開出后1小時乙才開出,再過2小時兩車相遇。兩地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教師再操作鼠標,屏幕上出示了線段圖,在線段圖上分別標出了每小時火車所行的路程。這樣難點在火車形象運行的動態演示和直觀的線段圖中得以解決,它比老師的任何解釋都具有說服力,增強了感觀上的刺激。演示一結束,學生們很快就列出正確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使學生清楚地掌握概念,獲得正確的結論,減緩了學生學習的坡度,增加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并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知識的形成。
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時,由于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師的講解,或用傳統的教具教學,教師會感到枯燥,讓一年級的學生難以理解,我在教學時設計了利用多媒體教學,使原來非常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生動化,增強了學生的直觀認識。首先,多媒體展示了一個鐘面,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鐘面上有12個數字、指針和格子。緊接著通過圖象的閃爍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小格。然后再通過動態演示,分針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鐘。接著,通過動態演示和色彩的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周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得出1小時=60分鐘。
三、優化探索過程,發展思維能力
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小學生,其思維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而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帶有很強的具體形象性。在教學中,我利用信息技術能形象逼真地再現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和探究知識的學習過程、思維過程,把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機的促使了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為了訓練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精神。我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演示了幾組大小不等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利用多媒體的效果,把這些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組成一些物體,并讓學生觀察這些是什么?如:機器人、房屋、樹和貓等。接著請各組設計拼圖方案,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制作的方法和所用的圖形。孩子的智慧,在集體的合作與互助探索與創新中展示了出來。
生1:我們組的作品名叫《美麗的房子》。我們用三角形當屋頂,用長方形當屋子,圓形當煙囪的煙。房子很漂亮,但希望大家要保護環境,讓每個地方的房子都這么漂亮。
生2:我們組的作品是《冬天的雪人》。我們用兩個圓形粘成雪人的頭和身體,用兩個三角形粘成松樹,眼睛也是圓形的。白白的雪漫天飛,飄飄灑灑落到地上。
生3:我們組是《機器人》,我們用正方形粘成機器人的頭,用長方形粘出身體、胳膊、腿,眼睛是圓形,嘴巴是正方形,我們制作機器人是維護世界和平的……
還有的小朋友拼出了魚、汽車、坦克、不倒翁等。這樣會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識,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動畫點閃爍,閃動紅領巾實物的角的形狀,緊接著把實物(紅領巾)的表象去掉,只剩下圖形的輪廓,抽象出幾何角,然后閃爍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幫助學生概括出: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從而完成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學生接受起來就很容易了。
四、優化德育教育,培養良好品質
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一位的。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使德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激發學生奮發學習的“催化劑”。
由于一年級的學生要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范化、常識經驗系統化。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及道德情操,有著重要的作用。
有段時間,我發現班里的一部分學生總是上學遲到,根據這一現象,我在教學《認識鐘表》這一課時設計了小主人“嘟嘟”的新朋友——鐘表這樣的情境:嘟嘟是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他有一個好朋友——鬧鐘。這天早晨8時了,嘟嘟才到校。看到這里,同學們都皺起了眉頭,我讓大家說一說,嘟嘟這樣的行為對不對。同學們暢所欲言,紛紛批評嘟嘟上學不應遲到。那我們上學應該怎么做呢?緊接著我讓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應該怎么做。聽到這里,同學們紛紛舉手表示,不學嘟嘟,要按時到校。這時,那些經常遲到的同學也認識到了錯誤,決心按時上學,再也不遲到了。
通過這節課,從學生的數學現實出發,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生活中有關的數學現象和學生的現實情況相聯系設計教學,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及彼。使學生認識到要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這樣做往往比傳統的說教更讓學生樂于接受。
可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要借助計算機,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信息,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于學生面前。而這種傳遞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啟發性,使學生絲毫感覺不到由于思維產生障礙可能帶給他們的心理壓力,反而,卻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優勢,使課堂改革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