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 > 五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 正文
2010-08-24 18:58:30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
各位老師請注意: 以下是奧數網編輯為大家準備的《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點擊查看 |
猜想是根據不明顯的線索或憑想象來尋找正確的解答思維活動,數學猜想是人們依據已有數學知識和經驗,運用非邏輯的思維方法,憑借直覺而作出的假設和預測。它是人們探索數學規律,發現數學知識的手段和策略,培養小學生的猜想能力,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因此,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十分重視和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
一、仔細觀察,注意引導觀察猜想
觀察是感知事物的窗戶,是發現規律的渠道,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有意義的事實和信息,讓學生通過觀察而獲得猜想。
例如:教學"分數化成有限小數"這節內容時,我給學生提供一組分數,讓學生觀察、試算后猜想:"一個最簡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與這個分數的哪些部分有關?有的說可能與分母有關后,又讓學生猜想,與分母有怎樣的關系?有的說可能與分母是奇數還是偶數有關,有的說可能與分母是合數還是質數有關,也有的說可能與分母所含有的質因數有關,學生經過一番討論,舉例驗證,最后形成共識,這樣的教學,充分展開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調動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分類比較,注意引導歸納猜想
歸納是一系列具體的事物概括出這類事物的一般屬性或原理,歸納是認識事物本質屬性的手段,是發現數學原理的途徑。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當為學生提供幾個代表性的事實,從幾個簡單的、個別的、特殊的情況中尋找一般屬性,通過歸納獲得猜想。例如:教學"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者先讓學生計算2、3、4、5、6、7、8……20分別除以2,接著把不能被2整除的數放在一個圈內,把能被2整除的數放在另一個圈內,然后讓學生猜想能被2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學生從第一圈內發現不能被2整除的個位上有1、3、5、7、9,從第二圈內發現能被2整除的數的個位上是0、2、4、6、8,進而發現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
三、找出相同之處,進行類比猜想
兩種事物在某些特征上往往有相似之處,人們可以根據此得出它們在其它特征上有可能相似的結論。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當啟發學生善于捕捉新舊事物的相似之處,通過類比獲得猜想。由舊事物的性質屬性去猜測新事物可能有相同或類似性質的屬性。例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者先復習商不變性質,如果把每個除法算式改寫成分數,你猜想分數有什么性質呢?再經教師一啟發,學生發現分數的分子、分母相當于除法里的被除數、除數,既然在除法里有商不變性質,那么在分數里也應存著分數大小不變的性質,進而發現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變的基本性質。
四、抓住相關聯系,引導聯想猜想
許多事物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某個概念、法則、性質、公式等與其它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等往往有著相關的聯系。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抓住事物之間聯系,抓住概念、性質、公式之間聯系,通過聯想獲得猜想,例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時,教師要求學生將12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并收集數據如下:
長 寬 長方形面積
12厘米 1厘米 12平方厘米
6厘米 2厘米 12平方厘米
4厘米 3厘米 12平方厘米
然后要求學生觀察數據:回答:長方形面積與長方形長和寬之間有什么聯系?這個問題一提出,學生立刻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以過小組的充分討論,歸納出:長方形面積=長×寬,接著教師再拿出長方形紙板、引導學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成長方形加以驗證,這樣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由自己發現得出結論的過程,不僅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而且拓展了學生思維的視野。
要培養學生數學的猜想能力,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點:
1、要營造寬松環境,教會學生大膽猜想,要相信學生,積極為學生創造猜想的機會和空間,允許提出不同的猜想,允許學生猜想錯誤,對敢于猜想正確的同學要及時表揚。
2、積極啟發引導,讓學生學會猜想,在學習新知識時,引導學生主動利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觀察、歸納,類比聯想等方法猜想,并說出自己是怎樣猜測的?使學生逐步學會有根有據,合情合理猜想。
3、加強猜后檢驗,不斷提高猜想水平,猜想是否正確,要通過檢驗證明,要引導學生運用觀察、計算、操作實驗,推理等多種方法進行證明,發現規律,獲得結論。
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富有幻想,敢想敢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這一心理特點,運用恰當時機,創設情境,鼓勵學生進行猜想,這樣課堂上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數學教學效果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