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23:07:37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 在估計活動中,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估計的方法。
2.在估計的活動中,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數感。
3.通過數一數的活動,加深對計數單位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本單元中的最后一個實踐活動――估一估、數一數,有多少片樹葉。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一些簡單的、數目較小的事物進行了估計,如抓一把小棒估計有多少根、估計物體的長等。
本節課要求學生先估計有多少片樹葉,再具體地數一數。二年級學生對這種數量較多的事物估計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結合現實生活安排了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計的素材,按從易到難的坡度進行設計,引導學生逐步體會估計的方法,也使學生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能提供比較好的教學條件(如實物展示平臺、電腦多媒體),學生基本是城市的學生,但有部分學生基礎不夠好,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因此,在本節課中,有些活動安排為四人小組,目的在于讓學生互相之間有所幫助、啟發,互相學習。
〖教學設計〗
(一)情境引入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問題:
(1)開聯歡會買糖,需要知道一罐糖大約有多少顆?
(2)學校組織大家看電影,需要知道電影院約有多少個座位?
(3)寫一篇作文,需要知道這篇文章大約有多少字?
提出問題:生活中如果遇到這種只要一個大概數據或無法細數的情況時,該怎么辦?
生1:可以猜想。
生2:以前我們學過估計,可以用估計的方法。
師: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學會如何進行估計。
(反思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講,平時很少能想到用估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教師將這些問題羅列出來,讓學生感到估計的重要性。這些問題平時就發生在身邊,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探究新知
1. 活動1:買糖
師:學校要開聯歡會了,準備買些糖,商場里有這樣三種包裝的糖。(出示糖罐)第一罐約有50顆糖。請你仔細觀察,然后估計第二、第三罐約有多少顆糖。
生:第二罐約有100顆糖,第三罐約有糖果150顆。
師:你是怎樣進行估計的?
生1:我是根據第一罐有50顆糖進行估計的。
生2:我發現,第二罐糖大約是第一罐的兩倍,第三罐糖大約是第一罐的三倍。
(反思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體會估計的方法,根據第一罐來估計另兩罐糖的顆數。)
2.活動2:估計題目數
師:有一張口算試卷,題的數量很多,老師想知道這張口算試卷約有多少道題,你能幫幫我嗎?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估計的方法,然后集體交流。)
生:我們估計有200多道題。
師:你們是怎樣估計的呢?
生1:我先數了一下一列大約有30道題,共有8列,大約就有200多道題。
生2:我們將這張試題對折,發現半張試卷大約有100多道題,那么一張試卷大約就有200多道題。
(反思當我提出要學生幫忙時,學生的熱情一下高漲起來,在小組討論中,很快就找到了估計的標準。學生從中體會到要估計數量比較多的事物時,首先要找到一個標準。)
3.活動3:數黃豆
師:看到同學們這么聰明,老師再派大家完成一個任務“數黃豆”。這些黃豆裝在袋中,每袋大約有多少粒?
(四人小組估計,然后集體交流。)
生1:我們估計有500多粒。我們先用手抓一把,數了一下大約有50粒,然后估計袋中的黃豆大約能抓10把。
生2:我們估計有500多粒。我們找了一個小量杯,先估計一量杯大約有20粒,袋中的黃豆需裝25量杯。
生3:我們把黃豆堆放在桌子上,分成大體相同數量的10堆,數其中的1堆是52粒,10堆就是500多粒。
(三)課堂小結
師:想一想在上面的活動中,同學們是如何進行估計的。
(反思學生的想法之多,出乎我的意料,無論是分、抓,還是數、量,都體現了一種方法:先找一個標準或先確定若干份中的一份是多少,再估計整體有多少份。)
活動4:有多少片樹葉
師:智慧老人也想考考大家,請同學們估計書上第39頁的樹葉有多少片。
(1)觀察圖,做出估計,并將估計的結果寫下來。
(2)驗證估計的結果,具體數一數。
(3)集體交流估計的方法。
生1:我先數出2行有30片,再看樹葉大約有7個2行,所以大約有210片。
生2:我覺得可以用同樣大的正方形圈起來,看一個正方形內有多少片樹葉,然后看看可以分幾個正方形。
師:你又是怎樣數的呢?
生1:我先將它分成兩行一組,兩行有30片,數有7個兩行,7組就是210片,再加15片就是225片。
生2:我將它平均分成四份,數其中的一份是50片,4份是200片,再加剩下的25片就是225片。
生3:我們的方法與他們的基本相同,但他們的方法更好一些。
(反思二年級學生還未學習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所以這種每行有15片,有15行的計算還不能直接計算出來。但有了前面三個活動的鋪墊,學生比較容易地就想到將這些樹葉先分若干份,數其中一份的方法。)
(四)深化練習
在報紙上找一篇文章估計有多少字。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首先出示三罐糖,第二罐是第一罐的兩倍,第三罐是第一罐的三倍。這是一個比較容易發現的關系,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可以把第一罐作為標準來估計另兩罐的數量。然后逐漸加點難度,讓他們對一張試卷中的口算題作估計。口算題是一列一列分的,而且有了第一環節的鋪墊,學生已經意識到這時可以把每兩列或半頁作為一個標準來估計。再加大難度讓他們對排列無序、數量很多的黃豆進行估計,這時候學生就很自然地想到,先找一個標準,然后根據這個標準來估計。最后,在總結了估計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完成書上的實踐活動,就顯得容易多了,只是最后在數的時候由于樹葉比較多,所以有一點困難。
〖案例點評〗
結合課程改革的要求、我校的發展目標及教師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校承擔了省級重點科研課題《對小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的研究》,丁老師是我們這項課題的主要參與人員之一。結合課題研究的內容,丁老師對教材中的實踐活動“估一估、數一數,有多少片樹葉”進行了拓展,將許多需要運用“估計”這一數學方法的生活實例匯總在一起,通過生活情境引起學生認知與解決問題的心理沖突,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在具體的情境與活動中,學生綜合運用所掌握的和所能嘗試的多種方法進行估計,力求解決問題。本次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和信心,提高學生將生活問題歸結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及對結果合理性的覺察能力。課堂活動和反饋效果良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