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5-11 14:39:23
學習目標: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學會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并能對一些乘法算式用簡便算法正確計算,培養學生采用合理、靈活的方法進行乘法計算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培養學生采用合理、靈活的方法進行乘法計算的能力。
學習過程:
教師說:今天陳老師想和大家比一比計算,看看誰的計算正確率高、速度快,有信心戰勝我嗎?
活動一:和老師比一比口算
要求:老師先出一題口算,你們可以直接搶答報出答案;然后由另一位同學給老師出題。
老師說:14×2=?25×4=?15×2=?50×2=?35×2=?125×8=?……
學生說:87×5=?99×7=?64×8=?14×7=?96×7=?12×5=?……
(學生故意出難題,想刁難老師)
老師說:剛才的比賽陳老師輸了,但我不服氣,你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1:因為是1人對49人。
學生2:因為我們出的題都是比較繁的,而老師給我們的題都很簡單,結果基本上都是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數。
老師說:你真是老師的知音,你很了解老師!接下來我們做同樣的題,看看誰的速度快,
活動二:教學新授知識
出示:17×25×4
老師故意在黑板上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速度慢,學生開始煩躁不安。
老師說:你怎么計算的這樣快,能教教我嗎?
學生上黑板演示計算的過程。
老師說:你為什么這樣計算?你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1:我是將后面兩個數先相乘,這樣計算就簡便了。
學生2:我的方法和他一樣,原因是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的結合律。
老師說:你剛才說的太快了,老師還沒有聽懂你說的是什么意思?
學生3:剛才我是把25×4,先進行計算,這樣可以使計算變的簡便,理由是運用乘法的結合律。
老師說:張老師這次徹底的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同學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合理的運用,做到學以置用,真的很棒。接下來的比賽,張老師不再參加,但作為裁判,全班分成兩大組進行比賽,看看哪個組得的星數最多,哪個組就是最后的獲勝方。在比賽之前必須看清楚要求:(黑板)
要求:1、在作業本上快速的演算出你的解題方法,并小聲地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為什么這樣算?準備全班匯報。
2、其他同學保持正確的坐姿,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聽別人發言,如果不懂,可以向講解的同學提問。
依此出示比賽題:39×5×245×67×2
老師說:通過幾位同學的講解,全班的速度有了一個飛躍,整體速度變得越來越快了。第一輪的比賽結束,第一組獲勝。第二組有信超過他們?好,那我們繼續。
活動三: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應用
依此出示比賽題:2×(15×22)125×(17×8)
請學生講解計算的過程。注重介紹運用的定律。
活動四:小組討論介紹25×12的計算方法
注重:學生方法的多樣化
老師說:要求:1、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介紹自己的方法;
2、完成要求1的同學可以上黑板演示解題的思路。
學生1:25×12=25×(4×3)=25×4×3=100×3=300
學生2:25×12=25×(2×6)=25×2×6=50×6=300
學生3:25×12=(20+5)×12=20×12+5×12=240+60=300
學生4:25×12=25×(10+2)=25×10+25×2=250+50=300
學生5:25×12=(30—5)×12=30×12—5×12=360—60=300
……(共有七位同學板演、講解)
老師說:對于這些不同的方法,你可以比較、選擇一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
依此出示比賽題:35×1832×12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發現乘法分配率。
2、初步學習用乘法分配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教學重點:
充分感知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作好鋪墊。
1.回顧:說說已學過的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規律:(算一算)
①(3+2)×43×4+2×4
②2×(11+9)11×2+9×2
③20×5+4×5(20+4)×5
(1)計算①、②兩組算式各等于多少?
(2)比較兩組算式相同點和不同點;
(3)可用什么符號連接?
3.觀察、激趣、導入。
第③組算式老師不用計算,就可以判定用等號連接,這是為什么呢?難道這里有什么奧秘嗎?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聯系實際,探究規律。
1.同學們參加植樹活動,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2人負責抬水、澆樹。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①學生讀題,弄清題意。
②上臺演示,合作討論,研究策略。
③展示思維過程,探究解題規律。
2.分析比較:仔細觀察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
3.結論:
兩個算式的結果如何?用什么符號連接?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發現其中有什么規律?
㈡探究概括規律:
1.再一步觀察、分析、比較去發現規律。
a.觀察這些等式,等號左邊算式有什么特點?
b.繼續觀察,等號右邊的算式又是怎樣計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c.這兩個積又是怎么得到的?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
結論:概括起來,說一說?
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別代表三個數,你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嗎?
三.質疑聯想,拓展認識。
四.鞏固運用規律。
㈠數學醫院:判斷正誤。
①2×(6+5)=2×6+5-----()
②(25+7)×4=25×4×7×4-----()
③35×9+35=35×(9+1)=350-----()
④9×6+4×6=(6+4)×9-----()
㈡連一連:
3×17+5×17(22+44)×30
(18+4)×618×6+4×6
22×30+44×3060×20+60×30
60×(20+30)(3+5)×17
㈢填一填:(根據乘法的分配律把算式填完整)
①(12+40)×3=——×3+——×3
②15×(40+8)=15×——+15×——
③78×20+22×20=(——+——)×20
④66×28+66×32+66×40=(——+——+——)×——
㈣做一做:(用兩種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①(400+16)×5②170×4+80×4
③60×(15+500)④13×68+13×32
五.聯系實際,深化認識。
咱們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試試。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學校準備購置足球和排球各20個,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哪些問題?
活動五: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老師說:比賽結束了,讓我們看看兩個組個得了幾顆星星,第一組16顆,第二組14顆,如果每顆星星是25分,請你算一算你們一組得了多少分?
學生計算:25×16=25×4×4=100×4=400(分)
25×14=25×2×7=50×7=350(分)
老師說:在進行計算時,我們注重計算的簡便,在生活中,如果也遇到這樣類型的計算,我們也可以運用簡便方法進行解決,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但在計算時,首先要學會觀察,學會審題,看看數有沒有特點,能幫助我們簡便計算嗎?
今天比賽的結果是第一組得勝,但是第二組也不要氣餒,以后還會有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