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5-11 10:56:45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詳細介紹:鏡面對稱(教材第69頁)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后進行教學的。鏡面對稱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之一。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感知鏡面對稱的特點,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設計舉例與評析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昨天,淘氣到藍貓家做客,在藍貓家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演示:淘氣到藍貓家做客,進到屋里,卻發現那兒還有一個淘氣,和自己一模一樣,他做什么動作對方也做什么動作,為什么會有兩個淘氣呢?誰是真正的淘氣呢?你們能幫淘氣解開這個謎嗎?
有趣的故事情境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過來了,都興趣盎然地猜著,有個別學生還迫不及待地喊了出來:“那是一面鏡子。”
評析:以生動的動畫故事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通過觀察生動有趣的情境,并結合平時的認知,初步悟出人在鏡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動作一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游戲活動,初步感知鏡面對稱
藍貓想和大家玩一個照鏡子的游戲。(老師扮演藍貓,請兩個學生當藍貓在鏡子中的像。)
藍貓對著兩生做一些動作,兩個同學作出了不同的反應,生1和藍貓的動作一樣,生2和藍貓的動作相反,究竟誰對呢?
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經過激烈的討論,意見仍不統一。
評析:把學生喜歡做的游戲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游戲中引發學生對認知的矛盾沖突,進而使學生產生了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激發了學生主動地探索的欲望。
2、走出課堂,親自體驗鏡面對稱
師:剛才我們通過討論意見仍不統一,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能得出結論?
孩子們想出了各種的方法,但沒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后來,有一個學生說:“老師,舞蹈室有一面很大的鏡子,你帶我們親自照鏡子,看誰說得對,好嗎?”孩子們一致贊同這個方法。
教師帶著學生走出課堂,讓興趣盎然的孩子們在鏡子前做各種動作,讓他們親自觀察、體會。例如:
(1)學生向前走一步,觀察鏡子里的像怎樣運動。學生向后走一走,再觀察。
(2)學生向上舉手,再把手向下垂,觀察鏡子里的像怎樣運動。
(3)學生右手拿著數學書,左手拿著文具盒,觀察鏡子里的像是哪只手拿著數學書的。(當他們發現鏡子里的像是用左手拿著數學書,露出了驚訝的眼神)
(4)數學書封面上的“數學”兩字有什么變化?(當他們發現鏡子里的“數學”兩字左右兩邊的筆畫是倒過來寫的,馬上驚奇地議論起來)
評析:針對游戲活動中學生產生的疑問,教師及時帶領學生帶著要解決的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通過有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照鏡子時,鏡子內外的人上下、前后的位置不會發生改變,而前后位置發生對換,直觀感知鏡面對稱的性質。學生在照鏡子的活動中親身體驗鏡面對稱的現象,使疑問得到解決,較好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并使學生更深刻地領會數學與現實之間的聯系,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的道理。
3.5.3鏡面對稱|人教課標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