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5-04 08:54:02 下載試卷 標簽:分數除法 教師 復習 分子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0~31頁的例題和"做一做",練習八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2.學會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教師準備10個半塊月餅的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舉例說明整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
2.根據乘法算式134×38=5092,寫出相應的兩個除法算式。
3.舉例說明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一個數乘以分數乘法的意義各是什么?
以上復習題可以指名回答。
二、新課
1.教學分數除法的意義。
教師出示5個半塊月餅的教具,提問:
(1)每人吃半塊月餅,5個人一共吃多少塊月餅?怎樣列式?得多少?
(2)兩塊半月餅,平均分給5人,每人分得多少塊月餅?
教師出示兩塊半月餅,將它們平均分成5個半塊月餅。要求學生按照教具的演示過程列式、計算。
(3)兩塊半月餅分給每人半塊,可以分給多少人?
教師讓學生到黑板前進行教具演示,再列式計算。
教師讓學生觀察、比較上面3道題中算式的已知數和得數,再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個算式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已知兩個因數:和5,求出它們的積為;用乘法計算。)
(2)第二個算式呢?(已知積是和一個因數是5,求出另一個因數是,用除法計算。)
(3)第三個算式跟上面哪一個算式是類似的?(跟第二個算式是類似的,也是已知積是和一個因數是,求出另一個因數是5,用除法計算)
教師: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它跟整數除法的意義一樣不一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做教科書第30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教師讓學生自己讀題、做題,做完后要問學生是怎樣應用乘法算式和分數除法的意義來填寫除法算式的得數的?
3.教學分數除以整數。
教師出示例1:把米鐵絲平均分成2段,每段長多少米?教師:根據題意需要用什么運算來求出得數?并列出算式。(應該用分數除法來做,算式是÷2。)
教師:這個算式的含義是什么?米是幾個米?應該怎樣計算?試試看。(表示把米平均分成2段。米是6個米,實際上是把6個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教師板書)。)
教師:說一說分數除以整數可以怎樣計算?(分數除以整數可以用分數的分子除以整數。)
教師:把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還可以怎樣計算?能不能把它轉化為已學過的算法來算?(把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米?可以看作是求米的是多少米?可以用乘法計算。)
教師:把米鐵絲平均分成4段,每段長多少米?用兩種方法計算。(讓學生自己計算,指名兩個學生板演。)
做完后,讓學生討論,就這道題來說,哪種方法可行?哪種方法不可行?為什么?
(第二種方法是可行的。第一種方法不可行,因為被除數的分子不能被除數整除。)
教師:分數除以整數可以用分數的分子除以整數,但不是總能得到整數的商,所以通常把分數除以整數轉化成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教師:在分數除法中,是不是所有整數都可以作除數?邊想邊閱讀教科書第31頁
上關于分數除以整數的法則。
教師:為什么結語中除以整數要把0除外?這個法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和小數的除法法則有什么關系?(在除法運算中0不能作除數,這一點相同;在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的運算中要轉化成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4.做教科書第31頁中"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巡視時,注意學生計算時產生錯誤的情況。集體訂正
時,讓學生把錯誤的做法說一說。一般有:
讓學生說一說產生錯誤的原因。
(1)把除號改為乘號后,沒有把除數相應地改成它的倒數。
(2)把除數改成它的倒數后,沒有把除號改成乘號。
教師再補充下列練習:
在○內填上適當的運算符號或數。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八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醒要按照法則來做題,能夠口算的,要用口算。巡視時,要注意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發現錯誤要及時糾正。做完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八的第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要讓學生說一說第1行每小題跟第2行相應的題目
有什么聯系?使學生明確每欄的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是上面乘法算式的積,而除數是乘法算式中的一個因數,得數是乘法算式中的另一個因數。
3.做練習八第3題的第1欄兩道小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再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4.做練習八的第5題。
讓學生認真讀題、分析數量關系后再做題。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題目的數量關系和算法。使學生明確8個雞蛋重千克,平均每個雞蛋重多少千克,就是把千克平均分成8份,所以要用除法計算。
四、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這些內容是這一單元的基礎。復習時,要結合例題把教科書第30~31頁的內容邊想邊讀,進一步理解所學的知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