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4-29 14:37:58 下載試卷 標簽:復習 應用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145頁期末復習第13—16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本冊教材里學過的應用題及其結構,加深理解對這些應用題數量關系的理解,認識一些應用題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能比較熟練地分析推理并正確地解答應用題,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這節課,我們復習本學期學過的應用題。(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本冊教材里的應用題的特點,更加熟練地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地確定要先算的中間問題,進一步認識一些應用題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能正確地解答本學期學過的應用題。
二、復習三步計算應用題
1.整理思路。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許多三步計算應用題。請同學們想一想,我 們學過的三步計算應用題,解答時可按怎樣的方法來想要先求出 的中間問題?還可以按照怎樣的方法來想要先求出的中間問題?
2.做期末復習第13題。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兩道題的數量關系是 怎樣的?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提問:第(2)題還可以怎樣解答?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小結:這兩題都是求兩商之差的三步計算應用題,而第(2)題有一重復條件,所以也可以兩步計算列式解答。
3.做期末復習第14題。學生讀題,比較:兩道題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第(1)題根據問題可以怎樣想?根據條件又可以怎樣想?
第(2)題可以怎樣想呢?
指名學生說一說這兩題的解題思路。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小結:這兩題都可以從條件想起,或者從問題想起。但第(1)題的已知條件、所求問題和第(2)題的互換,所以解題思路有所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中間問題:即6天裝配電腦的臺數要先求出來。
4.請同學們看下面一道題。
山邊林場栽槐樹和杉樹各12行,槐樹每行24棵,杉樹每行 30棵。栽的槐樹和杉樹一共多少棵?
提問:這道題可以用幾種方法解答?
第一種方法怎樣解答?(板書綜合算式)這樣做是怎樣想的?
第二種方法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樣列算式?(板書綜 合算式)
誰來說一說,這道題為什么可以用兩種方法做?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解答應用題可以用哪兩種方法來分析?
指出:解答應用題,可以根據條件來想能求什么問題,也可以根據問題來想需要什么條件,確定每一步算什么。在列式時,要根 據條件和條件、條件和問題的聯系,盡考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在本學期學的三步計算應用題里,如果有一個條件是兩個數量共同 的條件,也可以用兩種方法來解答。
五、課堂作業
1.期末復習第15題。要求先說一說解題思路,再列式解答。
2.期末復習第16題。要求能用幾種方法就用幾種方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