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深有感觸:美國小朋友的數學課“逛市場”
來源:新浪育兒 2009-02-24 09:01:41

美國小朋友的數學課“逛市場”
笑一笑
上數學課時老師問小龍:
“如果你媽媽欠魚販80元,欠肉販96元,欠米店23元,欠電器行256元,那么她總共需付多少元呢?”
“一毛也不必付,因為我們家老搬家!”
侃一侃
定居美國的妹妹帶她讀中學的兒子leo回臺灣度假時,leo無意間看到他讀小四表弟的數學課本,嚇得瞠目結舌說:
“好險,我沒在臺灣讀書。”
因為臺灣小四的數學,教的就是美國中學生所需了解的內容。
難怪朋友在臺灣數學成績總是不及格的女兒,跟著去美國做交換學者的父親到美國讀書,居然能“咸魚翻身”成為班上數學的“尖子學生”。
據說這是“美國奇跡”-
因為在國內數學成績再阿貓阿狗的中國學生,入了美國學校,都能搖身一變成龍成鳳!
第一次去美國,是在計算器還沒普遍被利用之前,在小商場購物時忍不住竊笑:
“美國人算錢真是笨啊!”
因為美國人算錢的方式,是把你給他的錢攤成一桌,然后再一五一十的取去你買東西的金額。
不像中國的小販,腦筋里似乎裝了個電子計算器,滴滴答答的三五下就算出了該找的錢,甚至還會偷偷的再多減去些“毛利”哩。
當時心里就有個疑問出來-
真是,加減乘除都算不過中國小販的美國人,居然還能培養出這么多優秀的科學家、經濟大師、經營之神….,真是莫名其妙!
這個疑惑直到被妹妹領去逛農牧品市集,巧遇到一群由老師率領著,手握著長紙條購物的小學生才被解開。
我好奇的請那些小孩給我看看那些長紙條,發現那些紙條上面,印有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的數字。
妹妹說這些小朋友是在上“數學課”和“理財課”,學校讓他們借著跟小販的交易,來學習辨認不同的數字、學會加減,和建立不同種類或份量的東西,它所富含的不同金錢價值。
這堂“美國小朋友的數學課”,讓我恍然大悟,自認為數學很不錯,考試時看見任何雞兔與其它亂七八糟動物同籠,都可以不少算或多加任何一只腳的我,為何在遇見“算錢”時,就會頭腦不清;我的理財專員,他的數學在校成績一團糟,卻在投資理財上的眼光能精準獨到的原因。
也茅塞頓開-
學數學和學任何學科,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增加生活和工作能力”,也就是讓“所學能有所用”。
聽一聽
告媽銘言:“用得上”才是維持“學習熱情”的最大動力。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